Placeholder Logo
首頁電子報YOUTUBEPODCAST
Hero Image

生命家庭電子報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以各種媒體平台、教學、舉辦活動、參與政府公聽會、發行生命家庭電子報等方式,推動倫理教育。幫助更多人理解生命的價值,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全面具體地實踐維護生命、救助胎兒的理念。

我要訂閱/取消訂閱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性別是一個生物學事實」

性別議題
發表日期:2024年5月2日
文章、圖片來源:Gènéthique(生命倫理新聞網站)

NHS : « le sexe est un fait biologique » - Gènéthique

2024年4月30日,英國國民保健署( 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公佈了新版《憲章》,這份文件闡述了其原則、價值觀、權利與承諾。新版中明確將「性別」定義為「生物性別」(參見:〈神經科學:「人天生是男性或女性,同時在成長中成為男人或女人」〉)。對英國的醫療體系,這是一個重大且具深遠意義的轉變,它重申:「性別是一個生物學事實。」性別意識形態的反對者讚許這項修訂,視之為「理性的回歸」(參見:〈性別議題:「科學自由被犧牲,以迎合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

病房與衛浴設施分設男女

此外,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規定,患者將不得與異性病人共用病房、淋浴間與廁所。因此,跨性別女性 [1]將無法進入專為女性設置的休息與衛生空間。

有女性患者曾投訴,她們不得不與男性病患共用病房空間。事實上,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於2021年頒布的指引,確實允許跨性別病人依其「性別認同」而非生理性別安排入住病房。

跨性別者也可被安排入住單人病房。

「我們希望使用清晰且易於理解的語言。」

英國社會與健康照護大臣Victoria Atkins強調:「為了尊重每個人的權利,沒有必要消除『女性』一詞。」她指出,以「包容性」之名所使用的「人工化語言」應當避免。她肯定地說,「我們希望使用清晰且人人都能理解的語言。」同時,她強調,「生理性別應受到尊重」,就如同個人享有「隱私、尊嚴與安全」的權利一樣重要。

此外,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如今也承認患者的權利,即「接受適合自己的照護與治療,符合其需求與偏好」,「包括可以要求由同性人員提供親密護理」。

關於青少年跨性別者治療的報告

這些變化發生在兒科醫師Hilary Cass的告發表數週之後,報告指出,對青少年跨性別者所開立的激素治療缺乏可靠的數據支持,並呼籲在開立這類治療時應採取極度謹慎的態度(參見〈未成年人性別轉換:一份報告呼籲謹慎對待〉)。

這些政策修改須進行為期八週的公眾諮詢,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25日。

[1] 跨性別女性是指生來具有男性生物性別,但不將自己「認同」為男性的人。

資料來源:《費加洛報》(Le Figaro),Jessamine Gas,2024年5月2日」

 
 
 

敬祝 您和您的家庭平安喜樂!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敬上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感謝您捐款支持

郵政劃撥:19341893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請於通訊欄中註明: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或 救助胎兒專用)

彰化銀行-新莊分行:55500123973-810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因有不同部門共用帳號,敬請來電告知姓名,以為專款專用)

支票捐款-抬頭: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地址:24255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103號,生命倫理中心 救助胎兒收

 電話:(02)2901-7270#250, 258,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