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以各種媒體平台、教學、舉辦活動、參與政府公聽會、發行生命家庭電子報等方式,推動倫理教育。幫助更多人理解生命的價值,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全面具體地實踐維護生命、救助胎兒的理念。
Placeholder Logo
首頁 電子報 YOUTUBE PODCAST

生命家庭電子報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以各種媒體平台、教學、舉辦活動、參與政府公聽會、發行生命家庭電子報等方式,推動倫理教育。幫助更多人理解生命的價值,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全面具體地實踐維護生命、救助胎兒的理念。

 

親愛的讀者:

平安!

本期電子報介紹以下四個主題:

1. 人工智慧:別讓我們的大腦辭職!

文章、圖片來源:Aleteia.fr;作者:Blanche Streb  發表於:2025年6月30日

人工智慧正以驚人的速度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既令人著迷,也伴隨著不容忽視的挑戰: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內在自由、記憶與創造力?事實上,人工智慧並非中立無害的工具,而是在悄然改變我們與知識、思考,甚至與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本文邀請我們以清醒的目光與勇敢的心靈,審視人工智慧的承諾與風險,避免「讓大腦辭職」,並重新奪回屬於人性的尊嚴與自由。

 

2. 夫妻一起旅行不失耐心……真的做得到!

文章、圖片來源:Aleteia.fr;作者:Karen Hutch   發表於:2025年7月11日

一起旅行,是夫妻能夠體驗的最美好經歷之一。離開日常、探索新地方、在熟悉環境之外共用時光……這一切都能加深彼此的連結。但同時,旅途中也可能遇到不少考驗,引發「情緒風暴」。本文提出幾個建議,能幫助你們把旅行變成一次難忘的冒險,並成為夫妻共同成長的寶貴經驗。

 

3.我們從Charlie Kirk身上學到的10個教訓

文章、圖片來源:National Catholic Register;作者:Roger Landry蒙席   發表於:2025年9月22日

美國辯論家Charlie Kirk遇刺後,人們驚訝他短短31年的生命造成的影響力,我們不必同意他對各種議題的立場,仍可以學習他展現的德行:虔誠的基督徒、公開作見證、真誠的友誼、重視婚姻家庭、勇敢、追求真理、善於傾聽、愛國家、建立運動與挑戰年輕人承擔責任。Kirk的榜樣提醒我們的社會迫切需要這些良好的德行。

 

4.醫助死亡對加拿大身心障礙者的衝擊

文章來源:Cardus、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Alexander Raikin   發表於:2025年9月16日

研究顯示加拿大醫助死亡(MAiD)合法化對身心障礙者的負面衝擊。原本預期能保障弱勢群體免受傷害,但實際上身障者因缺乏支持而更易選擇醫助死亡。2019–2023年間,逾四成MAiD死亡者為需身障服務者,許多人因憂鬱、孤立或生活困境而申請。非末期病患與失智、神經疾病個案明顯增加,審查批准率過高,呈現「滑坡效應」。聯合國與加拿大民調皆提出擔憂,MAiD已侵蝕身障者該有的生存保障。

 

10.18 為生命而走

圖片來源:聖吉安娜生命維護中心

今年是台灣優生保健法實施40年,至今上百萬無辜胎兒失去活下來的機會,今年邀請您一起March for Life 為生命而走,用和平的腳步,為不能說話的孩子發聲。北中南各區時間、地點及報名請參考以下連結

 

輔神生命倫理研究中心Podcast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用心錄製了Podcast,方便大家用更多元的方式,來聽聽天主教會的倫理教導都在傳達與討論什麼!

 

敬祝 您和您的家庭平安喜樂!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敬上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感謝您捐款支持

郵政劃撥:19341893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請於通訊欄中註明: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或 救助胎兒專用)

彰化銀行009-新莊分行:55500123973-810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匯款註記:給生命倫理中心,或請來電告知姓名以為專款專用)

支票捐款-抬頭: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地址:24255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103號,生命倫理中心 救助胎兒收

 電話:(02)2901-7270#250, 258,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