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全球化的』或『被全球化的』?
Are we globalizing or are we globalized?
文:谷寒松、趙英珠

前 言

  在今日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無法否認的全球化已悄然地進入了我們生活的世界。一方面使得人們在政治、文化、經濟、醫療、科學方面,日益打破狹隘的國家主義,而走向影響著國際社會的普世主義。另一方面,國家民族卻未因世界的緊密,而呈現「休戚相關」、「禍福與共」的經濟和諧的社會。因此,「全球化」(globalization)到底給世人帶來什麼貢獻呢?台灣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是被「被全球化」掉了嗎?基督宗教對全球化的態度又是如何呢?這是我們所要研討的問題。

何謂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此一詞彙首先是1959年在英國提出,後經過一些國際學會的運用,如:1972年羅馬俱樂部、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成為今日人類的詞彙之一。至於何謂全球化(globalization),可以從不同的領域來說:
整體性的意義:指當今人類世界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各方面的生活,在實質上,越來越趨向「休戚相關」,越來越需要以輔助、參與、共融、交談使世界更加緊密結合。

  歷史的意義:全球化的呈現,是在人類整體歷史過程中逐漸發展而來,它是隨著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而逐漸在歐洲興起。日後,逐步打破傳統產業時代的地方狹隘性,走向突破國界的全球趨勢。

  經濟、貿易、工商生產方面的意義:藉由跨國際性的商品交易、國際資本的流動、以及科技快速擴展,所形成全球間「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依賴關係(Interdependence)。使得市場、資本、原料及新興科學技術跨越國界流通全球。

全球化導致的危機

  傳播學大師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談到在個人自由、文化多元、經濟全球化的狀況下,社會文化扮演的角色。他說:『毫無疑問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商品化全盤籠罩的時空中。但是為了在其間生活,我們必須學會如何處理商品的勢力。因為一般來說,人們僅會被動地(passive)被剝削的接受市場』。當然,費斯克也強調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全球地方化(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並重的,他說:「全球化應包含在地化,如此才能將歷史、文化帶入全球化的領域中,利用此股力量,創造出一種開放式的新文化。」屆時不再是強勢社會壓倒弱勢社會、強勢文化併吞弱勢文化。

  2001年七月二十日於義大利熱那亞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高峰會時,有三十萬人參與的「反全球化」示威運動。他們為什麼要「反全球化」呢?我們承認「全球化」是邁向世界『休戚相關、相互依存』的歷史趨勢,但所謂的「反全球化」,並非反對「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對「全球化」所衍生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弱化後那些游離的傳統產業、中小型企業、弱勢的傳統手工農業,都會遭受到嚴苛淘汰,致使貧富差距的更形擴大的問題。

  在台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惡果早已浮現,例如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只不過政府總會以一句「景氣不佳」、要大家「共體時艱」帶過,資本家則是趁著此時大刀闊斧地裁員、減薪、降低勞動條件、廢除法律對勞工的保護、打壓工會。

台灣將會「被全球化」嗎?

  當台灣汲汲營營地努力加入WTO後,是否有面對來勢洶洶全球化的衝擊與準備?是否也陷入『被全球化』的弱勢國家、弱勢的民族,來承擔「全球化」所衍生問題的代價?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當我們要邁向「全球化」,就不能夠忽視「全球化」的「被全球化」現象。台灣長久以來只是「被全球化」的一環,也就是說,台灣雖然位居全球供應鍊的重要角色,卻是被別人整合的。在社會、經濟的層面上,所能發揮的,僅是成為大型廠商的中、下游代工角色,並無國際經濟主導權的能力。台灣中小型企業廠商所謂的「全球化」,僅是指企業出走融入當地社會,將當地勞工關進一家工廠,產品賣給當地人與其他國家的人而已,並無更大的遠見與規劃。

  台灣政府與社會應該導正一個觀念,不要誤認為只要與「全球經濟自由化體系」接軌後,國家的經濟就自然搭上「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列車。因為,全球化是以跨國公司與工業國家政府為核心,偏向「自由貿易」的經濟體制。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所謂的「民族國家」與「國家主權」的作用都將遭到弱化,弱化後那些游離的傳統產業、中小型企業、弱勢的傳統手工農業都會遭受到嚴苛淘汰的命運。台灣的政府是否已經預見了這個發展與趨勢?今日台灣執政者只知玩政治遊戲,在政黨輪替的時代,每一個政客特別珍惜搶來的政治權利,而忽略了「全球化」的任務。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外移,越來越多的失業潮、自殺潮。

基督宗教對全球化的態度

  近百年來,基督宗教意識到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潮流,使得經濟、社會、文化產生了惡質的發展。而在各種法令、通諭中不斷肯定:『如果經濟發展能顧慮到人性與社會的平衡發展,便可減輕社會問題日趨惡化,建立真正的世界經濟次序』。

  1891年當教宗良十三世看到當時產業工人受到不人道待遇,而產生了社會問題,於是他頒佈了《新事》通諭,呼籲各國政治領袖應主動採取政策,干預改革社會弊病。同時也修改了天主教有關工作與私有財產權的訓導,使之適合當時所需。引起當時歐洲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爭論與反應。

  教宗保祿六世在『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第39號中提到:『當每個社會中的成員,視對方為真正的人時,「團結」才能有效實現』。他還特別提到了『休戚相關、相互依存』的問題。指出,當今世界,應在經濟、政治、文化、宗教方面,建立彼此關心,資源共享的團結體制,成為共同遵循的倫理範疇。梵帝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亦特別發揮教會對現代世界的使命、人的尊嚴、人與所處的社會之關係、社會與經濟生活的秩序、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國際組織團體等。

  直至今日,教會的社會思想 ( social teaching of the church ) 深深影響著教會與當時代的國家。如:1987年天主教宗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修正了一篇有關『外債』的文件,推動解除貧窮國家的外債問題。1988年藉著《住宅國際年》,關懷居無定所者的困難。從此可以看出,教會走在社會問題的前線。

結 語

  全球化是今日世界不可避免的趨勢。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台灣、民主政治的成熟,全球化對台灣社會已產生了不少的影響。如:經濟結構改變、傳統企業無法生存、失業人口巨增、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消失等。台灣教會如何面對全球化的壓力,而尋求基督宗教在福傳、教會體制、傳教方式、靈修方式上有所革新,這是我們關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