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丙年 第三十三主日
新天新地(路二十一5~19)

張春申神父 著

  天主藉著基督,成為人類歷史的創造者、拯救者和完成者;基督完成人類歷史——末日的死人復活,祂的救恩圓滿的實現在人類生命中。天主藉著基督,同時是宇宙歷史的創造者、拯救者和完成者。一般說來,我們只說宇宙的受造,而不太注意宇宙也分享了基督的救恩,可是聖保祿卻說:「凡受造之物,都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因為受造之物被屈服在敗壞的狀態之下,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出於使它屈服的那位之決意」,這是指宇宙處在敗壞及不得救的情況下。可是保祿繼續說:「但受造之物仍懷有希望,脫離敗壞的控制,得享天主子女的光榮自由。」這表示宇宙已由基督分享人類的救恩,現在尚在期待救恩的完成。至於宇宙因著基督末日來臨,所達到的完成境界,那便是舊約與新約中所指的「新天新地」。

   總之,我們可以這樣綜合地說:天父的救恩在基督身上完成,即是人子光榮地來臨,將祂天主子女的身分圓滿地彰顯出來。天父在基督內的救恩在人類生命中完成,即是肉身的復活,將天主子女的身分,不但在精神方面,而且在肉身中圓滿地彰顯出來。天父的救恩,經過人類,在他們居留的宇宙中完成,即是「新天新地」,將宇宙變化成為默示錄中所說的:「……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祂要同他們住在一起」。這便是教會信仰中,宇宙的終結;它並不化為烏有,而要變成天人共處的「新天新地」。

   今天所讀的這段路加福音,便是有關這個信仰,讓我們稍作一些分析和說明。

   首先耶穌與宗徒談論耶路撒冷聖殿未來的遭遇,祂已表示這座美麗的聖殿將要毀滅。也在這個機會上,耶穌連帶預言宇宙的終窮,以及那時所有的徵兆和人間發生的種種混亂。但是對於福音中耶穌的描繪,我們必須正確地加以解釋,然後才能從中肯定真實的意義。

   人類與宇宙歷史的末日,是天主救恩決定性實現的時辰;但也是人類與宇宙決定性地,自尚未完全獲得救恩進入圓滿救恩的時辰,所以這是一個轉變,自可朽壞的變為不可朽壞的,自可羞辱的變為光榮的,自軟弱的變為強健的……。為了表達此一轉變,舊約時代已經形成一種專門的文體,使人相信天主決定性的救恩能力。這種專門文體一方面是說先前的人類與宇宙是多麼的混亂、恐怖、不安,另一方面則說,由於天主的能力,將來的人類與歷史多麼的和諧、寧靜、平安;「舊的已成過去,看,都成了新的」。今天的福音中,耶穌便是應用傳統的文體,將末日人子來臨之時,人類與宇宙歷史中的衝突、大地震、饑荒和瘟疫等等的消極因素,即將逝去的一面指點了出來。同時祂繼續聲明,天主末日的救恩臨近了,也就是我們特別講解的蒙受圓滿救恩的宇宙,「新天新地」即將出現了。

   的確,有關「新天新地」,我們實在知道得不多,不過根據聖經的啟示,我們相信自己所處的宇宙將與人類一起進入圓滿的救恩中,這使我們因而充滿希望;希望不會落空,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因為天主愛了人類,祂為人類準備了一個將要實現的新世界。不過,由於這個希望,基督信徒自現在開始,應該珍惜宇宙萬物,美化自然世界,因為所謂「新天新地」與我們現在的天地,是同一個天地,只是天主的能力變化了它,使它更加美好而已。既然我們的大自然要變化為「新天新地」,現在不是也應該受人愛護嗎?


反省與行動:

  1. 對於新天新地,我有怎樣的想像和認知?
  2. 我對於受造之物等待天主救援的情況,有怎樣的體會?
  3. 我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宇宙萬物?我如何參與並促成新天新地的實現?

禱文:

  1. 請為基督徒祈禱。主耶穌光榮來臨時,將為普世帶來救恩。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基督信徒,在各種艱難、困苦和磨難中,都能堅持信仰,終生不渝,並樂觀、喜悅地善度福音生活,使天國真福的境界在人間實現。
  2. 請為我們的國家祈禱。司法正義改革、食品安全管理、婚姻制度的鞏固、經濟能力的提振,以及教育和人才培育,是我們的國家正面臨的重大議題。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所有政治人物,能高瞻遠矚,通盤考量,以睿智和魄力,推動國家整體的進步,帶領台灣社會開創新局面。
  3. 請為海燕颱風傷亡者及災後復建祈禱。超級颱風海燕重創菲律賓,災情慘重。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災後救援和重建工作,迅速且順利進行,流離失所的災民能得到妥善的照顧,身、心、靈的創傷早日平復,並恩賜亡者進入安息。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