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年 第廿三主日
今天福音中有些字句,必須根據聖經語言來解釋,否則容易使人誤會。整體而言,這段福音為教會是極大的警惕,因此值得讓我們反省一下。 聖經語言有它的特點,其中之一便是不多用直接的比較方法,而喜歡以對立的方式來表達比較。比如今天福音中所用的「惱恨」,本來按照一般的懂法是與「心愛」對立,但在這裏,由於聖經喜歡以對立方式來表達比較,所以「惱恨」指的是比較少「心愛」,不像對其他物件那樣「心愛」而已。因此對認識基督是天主子的信友來說,固然是「心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但基督卻是更為重要;所以信友不應該把自己的親人,甚至自己的性命,與基督同樣看待了。因此相較之下,既然是耶穌基督至上,因此在態度上,信友自當更加「心愛」基督。至於說「惱恨」父母等等,只是說在相較之下,他們不如基督那樣重要而已。由於聖經的表達方式喜用對立來代替比較,因此今天的福音說:「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姐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這聽來似乎刺耳,但內容其實是說:基督比其他一切更加重要而已。為此這段話對基督信徒來說,內容上不該產生困難,而真正關鍵性的,倒是耶穌接下去說的「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能做我的門徒。」這誠然是極大的挑戰。 十字架是處死耶穌的刑具,象徵耶穌為真理而殉道的精神。具體來說,祂為了宣講天國來臨,向貧窮人傳報富貴並非進天國之保障的真理,向有罪的俘虜宣告天主寬赦釋放的慈愛,向盲者、聾者、癩病人、亡者宣告天主救援的悲憫,使受到極權、惡法、不公道、不正義壓迫的人獲得自由。結果,代表宗教權威的苟安領袖大司祭蓋法,以及代表政治權威的狡猾總督比拉多,聯合起來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於是十字架成了基督拯救人類的象徵,不過大家也知道耶穌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今天福音中耶穌說:不論誰,若不背著十字架跟隨祂,不配做祂的門徒,這為當代的教會實在是挑戰和警告;基督的使命便是教會的使命,雖然宣講天國來臨是宗教性的,但同時不能不在人類生活的各種層面產生後果。積極而論,福音為貧窮人呼籲合乎人性的生活,要求保護和尊重所有建基於人性的基本權利,甚至為不幸觸犯法律受刑的人祈請合理的待遇等等。消極方面,教會不能不譴責及抨擊現代種種剝奪人權的事件,也因此,如同耶穌自己,教會一定會受到人間權威的厭惡,甚至不幸地遭受迫害,喪失她的權利,這正是背起十字架跟隨基督的意義。假使她膽怯、懦弱,假使她還站在不公道、違反正義的一方,那麼她真的不能做耶穌的門徒了。為此,今天福音中的一小段插曲,提醒建塔的人要籌算費用,交戰的國王當運籌軍力,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教會跟隨背十字架的基督,常常應當束裝準備,具有宣講福音的勇氣;而這勇氣必須藉醒寤祈禱,持守真理,汲取基督的精神並效法祂而生活,才能夠具備。否則,她怎能捨棄一切,成為耶穌的門徒呢? 聆聽了今天的福音,讓我們反省片刻,默想耶穌門徒的真實面貌。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