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丙年 第十八主日
教會與政治(路十二13~21)

張春申神父 著

  今天福音中耶穌講了一個意義相當清楚的比喻:比喻中的富人只管堆積世上的財富,卻忘掉永遠的生命;用耶穌另外的話語來說,那便是「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或賠上自己,為他有什麼益處呢?」不過引起耶穌講述這個比喻的事情,更是值得教會團體認真反省;有人請求耶穌幫他們分家,耶穌拒絕了。究竟為什麼呢?

   原來耶穌在世的唯一使命是宣講天國來臨,傳報救恩的喜訊。因此在耶穌的公開生活中,祂的言論以及祂的行動,無非是忠於自己唯一的使命。用我們當代的話來說,耶穌的使命是宗教性的,是把來自天主的啟示傳授給人類;當然這救恩的訊息,應當在人生各方面產生後果。具體來說,耶穌時代,富有的人如果聆聽並接受了祂的道理,應當為了天國,處理自己的財物,如同路加福音中的稅吏匝凱一般。同樣的,當時的經師和法利塞人,如果了解並隨從了耶穌的訓誨,他們應當活得更加真誠,他們指導百姓時,將更強調天主誡命的真諦,少注意繁文縟節。至於耶路撒冷的大司祭,以及羅馬總督比拉多,假使真的遵照耶穌的天國大道而行,他們在政治方面,也許將更注意老百姓的真正福利,而不是一味為羅馬帝國,以及聖殿的財務打算。所以耶穌的確只是實踐祂宣告天國來臨的使命;不過祂的道理不能不在人世間的各種不同的領域發出挑戰,也正因為如此,雖然耶穌一生只是宣講天國,當時的富人,有勢力的人,尤其政治界的人開始質疑祂的宣講,最後把祂除掉,以政治犯的名義,釘祂在十字架上。耶穌自己實在無意參與政治,搞世俗活動,祂的使命屬於天國。今天福音中,祂拒絕捲入分家的事務,便是清楚的例子。另一方面,對耶穌來說,如果那人懂了天國的奧義,他自己會按照福音,以仁愛和平之道處理分家的事務。總之,耶穌自己並不為了人間的分家而來,如同祂不是為了世上的政治而來一樣,他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

   耶穌基督的態度是教會今日在世行動的原則與標準。所以梵二大公會議,在「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中,講得非常清楚:「教會憑其職責和資格,絕不能與政府混為一談,亦不能與任何政治體系糾纏在一起」,「在各自的領域內,政府與教會是各自獨立自主的機構。但二者各以其不同名義,為完成人類所有私人及社會的同一聖召而服務。」「教會……以宣揚信德及有關社會的教義,在人間順利地執行其任務,並發表其攸關倫理問題的判斷」,教會的判斷,如同耶穌宣講的天國道理,雖然是宗教性的,但是也會在人生各方面產生後果。為此,「如果在人們的基本權利及人靈的得救要求時,在政治事件上,教會亦發表其判斷」,這並不是要教會參與政治,而是說她的訊息不能不在人生的各領域,包含政治領域在內,產生挑戰的力量;如同耶穌的訊息,導致比拉多的不安,最後釘祂在十字架上一般。

   總之,今天的教會,深知自己的使命所在,她超越政治,並不寄望在政治上得到特權。不過她也深知,自己來自基督的特殊使命,勢必會在人生各領域,產生影響;這如同耶穌自己的使命,應當在人生各領域產生後果一樣。耶穌不捲入分家的俗事當中,教會也不糾纏於政治事務。


反省與行動:

  1. 耶穌說的這個比喻,帶給我怎樣的感受?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又是什麼?
  2. 我當做些什麼,好能在天主面前致富?
  3. 我明白並贊同教會不涉入政治的態度嗎?

禱文:

  1. 請為天主子民祈禱。基督徒已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追求天上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基督信徒,能領悟生命最寶貴的資產在於永生,常注目天鄉,修德行善,來世獲享永恆的福樂。
  2. 請為我們的政府祈禱。軍中人權保障、漁民安全維護、狂犬病防疫、服貿協定爭議、奢侈稅課徵,大埔拆遷和淡水重建街拓寬抗爭,都是影響國計民生、文化和人權的重大議題。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政府,能以智慧和魄力,克服困難,妥善處理,並高瞻遠矚,計畫周詳,帶給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
  3. 請為各地交通事故的傷亡者祈禱。近來各地紛傳嚴重交通事故,西班牙火車出軌,義大利巴士墜谷,瑞士通勤列車對撞。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亡者進入安息,傷者早日康復;並恩賜所有駕駛人,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嚴守交通規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張春申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