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年 第十八主日
今天福音中耶穌講了一個意義相當清楚的比喻:比喻中的富人只管堆積世上的財富,卻忘掉永遠的生命;用耶穌另外的話語來說,那便是「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或賠上自己,為他有什麼益處呢?」不過引起耶穌講述這個比喻的事情,更是值得教會團體認真反省;有人請求耶穌幫他們分家,耶穌拒絕了。究竟為什麼呢? 原來耶穌在世的唯一使命是宣講天國來臨,傳報救恩的喜訊。因此在耶穌的公開生活中,祂的言論以及祂的行動,無非是忠於自己唯一的使命。用我們當代的話來說,耶穌的使命是宗教性的,是把來自天主的啟示傳授給人類;當然這救恩的訊息,應當在人生各方面產生後果。具體來說,耶穌時代,富有的人如果聆聽並接受了祂的道理,應當為了天國,處理自己的財物,如同路加福音中的稅吏匝凱一般。同樣的,當時的經師和法利塞人,如果了解並隨從了耶穌的訓誨,他們應當活得更加真誠,他們指導百姓時,將更強調天主誡命的真諦,少注意繁文縟節。至於耶路撒冷的大司祭,以及羅馬總督比拉多,假使真的遵照耶穌的天國大道而行,他們在政治方面,也許將更注意老百姓的真正福利,而不是一味為羅馬帝國,以及聖殿的財務打算。所以耶穌的確只是實踐祂宣告天國來臨的使命;不過祂的道理不能不在人世間的各種不同的領域發出挑戰,也正因為如此,雖然耶穌一生只是宣講天國,當時的富人,有勢力的人,尤其政治界的人開始質疑祂的宣講,最後把祂除掉,以政治犯的名義,釘祂在十字架上。耶穌自己實在無意參與政治,搞世俗活動,祂的使命屬於天國。今天福音中,祂拒絕捲入分家的事務,便是清楚的例子。另一方面,對耶穌來說,如果那人懂了天國的奧義,他自己會按照福音,以仁愛和平之道處理分家的事務。總之,耶穌自己並不為了人間的分家而來,如同祂不是為了世上的政治而來一樣,他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 耶穌基督的態度是教會今日在世行動的原則與標準。所以梵二大公會議,在「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中,講得非常清楚:「教會憑其職責和資格,絕不能與政府混為一談,亦不能與任何政治體系糾纏在一起」,「在各自的領域內,政府與教會是各自獨立自主的機構。但二者各以其不同名義,為完成人類所有私人及社會的同一聖召而服務。」「教會……以宣揚信德及有關社會的教義,在人間順利地執行其任務,並發表其攸關倫理問題的判斷」,教會的判斷,如同耶穌宣講的天國道理,雖然是宗教性的,但是也會在人生各方面產生後果。為此,「如果在人們的基本權利及人靈的得救要求時,在政治事件上,教會亦發表其判斷」,這並不是要教會參與政治,而是說她的訊息不能不在人生的各領域,包含政治領域在內,產生挑戰的力量;如同耶穌的訊息,導致比拉多的不安,最後釘祂在十字架上一般。 總之,今天的教會,深知自己的使命所在,她超越政治,並不寄望在政治上得到特權。不過她也深知,自己來自基督的特殊使命,勢必會在人生各領域,產生影響;這如同耶穌自己的使命,應當在人生各領域產生後果一樣。耶穌不捲入分家的俗事當中,教會也不糾纏於政治事務。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