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曾慶導神父所撰寫。曾慶導神父的神學涵養紮實深厚,他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及小故事,以淺顯簡單的語句闡明聖啟示的真理,將高深的神學理念化成日常生活的實踐,並針對教友的靈修需要及反省成果。願此文能做為個人或小組讀經的參考。 丙年
常年期第八主日 德廿七4-7;格前十五54-58;路六39-45 默想:今天福音裡主耶穌用非常具體的形象,來說明我們應少看別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主耶穌不是要我們作一個完人後才有資格指正別人的過錯。若是這樣的話,我想沒有任何人可當一個「負責人」,不論是工作主管或是父母。主耶穌今天批評的,是那些自以為完美,自以為比別人好而驕傲蔑視別人的心態。那些人不會認錯,當然也不會改過,正是這種態度造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緊張。 我們大概都不會認為自己是「完美」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老是說:「我只是個人嘛,犯錯是難免的!」好像天主造的人注定要犯錯一樣,並以此作為不需努力改過遷善的藉口。今天聖保祿勉勵我們「要堅定不移,在主的事業上常該發憤努力。」我們人性雖軟弱,但主耶穌為我們的罪承擔了死亡與復活,使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說:「只要我們發憤努力,這必朽壞的將穿上不朽壞的,這必死的將穿上不死的。」(讀經二) 人性最大的罪過就是驕傲自恃,而驕傲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是我們的言語。今天讀經一《德訓篇》裡關於言談的智慧,具體來說就是要我們小心使用我們的口舌。有靈修家說,人的三寸不爛之舌是人體器官中最有能力的。中國人古老的諺語、成語有很多與此相同的意思,如「一言可得天下,一言可失天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等,在在教訓我們該謹慎運用口舌,千萬不要小看話語的力量。 話語既然如此重要,我們不能不小心我們說的話。一句真理之言,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甚或改造世界。耶穌會創始人之一的聖方濟沙勿略,就是聽了他在巴黎大學的同伴依納爵的一句話,而將自己的生命從追求世俗轉變為完全奉獻給天主。聖依納爵每次見到這位沉迷世俗名利的年輕同伴,都向他說同一句話:「就算你得到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於你有何益處?」(參瑪十六26)。方濟會的會祖聖方濟也是在追求世俗的途中,聽到天主向他說:「誰更能妥善地照顧你,是僕人還是主人?」方濟回答說:「是主人。」「那麼你為什麼要放棄主人去追隨僕人呢?」從此方濟開始做天主要他做的事,重建「上主的屋宇」。 聖女小德蘭勸我們多用言語去關心、安慰周遭身心受煎熬的人。她說:「一句溫柔體貼關心的話語,可使憂鬱的心田百花怒放。」我們講什麼話可決定我們的家庭、團體或社會是和諧還是仇恨鬥爭。如果我們不善用口舌,或者惡意運用口舌,造成的不是割肉之痛,而是割心之痛。俗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半句六月寒」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毀謗」別人,損害了別人的名譽,可能會造成永遠無法和解的世仇。我們對別人批評我們的隻字片語,不總是記得清清楚楚,耿耿於懷嗎? 對自己講的話要小心,對別人說的話同樣要小心分辨。別人批評我們的話,我們應虛心地反省,「有錯改之,無則加勉」。但別人對我們說的動聽的話,不要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因為這有時是別人的「奉承」,就算是由衷之言,也該謙遜地把功勞歸於天主。 我們都想得到別人的好評,也因此容易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而改變自己該堅持的原則。但人的評語真有價值嗎?天主的評語不才是重要的嗎?主耶穌在被比拉多審判時聽到很多猶太人對他的誣告謊言,但他能緘默不語,心中坦然平安。《師主篇》三章28節說:我們內心的不平靜,都歸因於過分的期望和害怕。在這裡我翻譯了Rafael Merry del Val樞機主教的祈禱文和大家分享及共勉,以獲得心靈的自由與解放。
禮儀歌曲建議: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