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曾慶導神父所撰寫。曾慶導神父的神學涵養紮實深厚,他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及小故事,以淺顯簡單的語句闡明聖啟示的真理,將高深的神學理念化成日常生活的實踐,並針對教友的靈修需要及反省成果。願此文能做為個人或小組讀經的參考。

甲年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做得好,你這又好又可靠的僕人

箴卅一10-13,19-20,30-31;得前五1-6;瑪廿五14-30
曾慶導神父 著

默想:

  今天的讀經很有「末世性」的意味,這並不奇怪,因為今年的禮儀年度即將結束了。

  主基督是一定會再來的,雖然來臨的日子不確定。而人死後見天主的時刻,也可說是基督第二次來臨之時。死亡是人生最確定的一件事,雖然什麼時候發生無法確定。對於沒有做好準備的人,即生活在黑暗中的人,這時刻有如夜間的盜賊來襲;對於做好準備,不是生活在黑暗中的光明之子,盜賊便無法突襲他們(讀經二)。「時時準備」表示我們每一天認真負責地過天主給的生命,絕不浪擲任何一天。這個「準備」也不是枯坐等待世界末日,而是積極地、勤奮地工作,像讀經一那位賢淑的婦女,不但自助自立也能助人,「她愉快地親手操作,為自己紡線織布;她隨手賙濟困苦的人,伸手扶助貧窮的人」。又像福音中那兩個又好又可靠的忠僕,善用主人託付的金元寶,賺到了同樣數目的金元寶。可惜那個領了金元寶卻埋在土裡的,沒有賺一文錢;主人回來了,拿走他原有的金元寶去賞給那有十個的,「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連他原有的,也要從他手中奪去。」

主耶穌在這裡不是在講做生意賺取世上的財富,也不是鼓吹「富者越富,窮者越窮」這種病態的社會經濟現象。他講的是我們基督徒應當將領受到的無價之寶—信仰與別人分享,開始從一個信主的人變成兩個,兩個變成四個……主耶穌講的是我們傳福音的使命,傳福音就是與別人分享信仰、真理和愛。信仰和愛是精神財富,而精神財富的一條內在定律是:越與人分享自己就越富有,越不與人分享的,連自己原本有的也會失去。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父母都很熱心,也把這青年教得很熱心,他們把孩子送到天主教中學,也鼓勵他參與堂區的活動。但讀大學後,年輕人覺得天空開闊了,可是宗教信仰卻不是同學中流行的話題,所以他決定暫時把信仰放在一邊,去嘗試各種新東西。慢慢地,他不去教堂,也不祈禱了,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甚至年復一年。到現在他三、四十歲了,他對信仰再也提不起勁也變得很愛挑剔批評,就像今天福音中得到一個金元寶的僕人,老是認為主人很刻薄,沒有播種也要收割。於是他變成了一個「不可知論」者,就像那僕人一樣「害怕」,害怕面對真理,所以人生灰濛濛的,沒有意義,也沒有朝氣。

  我們得到天主的愛的人也一樣,要奉基督之命去愛人。過於自我中心、自私、不為別人著想,不為別人付出的人,自然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愛,連自己的愛也會減少,真的像主耶穌今天說的:「凡是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是他原有的。 也要從他手中奪去」。愛是不能「存留」在自身内的,一定要向外散發,越散發越多,記得瑪利諾女修會的會祖羅澤斯姆姆 (Mary Joseph Rogers,1882-1955年)就說過:「我們對基督的愛是不能被壓縮收在容器裡的,這愛像火焰一樣,一定要擴張,否則就會熄滅」。

  基督要我們因愛的緣故去與人分享信仰,也給了我們金元寶(塔冷通talent)。只要我們盡力而為。利用天賦的能力去「賺錢」,有能力賺五個金元寶的不要只賺四個,有能力賺兩個的不要只賺一個,那麼天主的賞報都是一樣的:「做得好,你這又好又可靠的僕人……進來享受你主人的福樂吧!」

  有一對夫婦開了一家小規模的影印店,他們印製了很多精美的小卡片,上面印有花朵、太陽、笑臉等圖案,加上「天主愛你」、「天主在慈愛中掌管一切」等等安慰勵志的文句,每個進來的顧客他們都會送上兩三張小卡片,並建議顧客貼在冰箱門上等顯眼的地方,以提醒、鼓勵自己和家人。另外有一個在夜市擺攤的阿嬤,天天在她的攤子上播放柔和好聽的聖歌。也有一個在家養病的教友,定下每天為教會,為世界祈禱的「功課」,他常常打電話問候、安慰其他孤獨、生病或是很久沒去教堂的朋友……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問問自己:天主給了我多少「金元寶」?在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裡,我能怎樣利用去「生財」傳福音?我能每年至少帶領一個鄰人認識基督嗎?讓我們以勤勞工作來等待基督再來,我們將會聽到主說:「做得好,你這又好又可靠的僕人……」

禮儀歌曲建議:蘇開儀老師建議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