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曾慶導神父所撰寫。曾慶導神父的神學涵養紮實深厚,他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及小故事,以淺顯簡單的語句闡明聖啟示的真理,將高深的神學理念化成日常生活的實踐,並針對教友的靈修需要及反省成果。願此文能做為個人或小組讀經的參考。

甲年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規勸你的兄弟姊妹

則卅三7-9;羅十三8-10;瑪十八15-20
曾慶導神父 著

默想:

  我們都知道天下有一大難事,就是指正別人的過錯,尤其當這人的「社會地位比我們高時。所謂忠言逆耳,忠臣命苦,中國歷史上這一類的故事真是汗牛充棟。能謙虛受教,聽從忠言的人好像不多。有人說能認錯的人是一個偉人,但這樣的偉人實在不多。舊約中納堂先知所指正的人是達味王,他指著犯了罪的達味王說:「這個該死的人就是你!」(參撒下 十二章)。好在納堂先知命好,碰到的達味王是一個能謙虛自省、敬畏天主的偉人。但新約中若翰先知的命運就不同了。他指正犯了罪的黑落德王,卻因此換來腦袋搬家(瑪十四1-12)

  納堂和若翰不單是出於責任去指出他人的過錯(讀經一),更是出於愛,他們不願意達味或黑落德因罪惡而遭天罰,喪失永恆的生命。所以,真誠指正他人的人是極富責任感、有愛心的人,「我們對人除了愛以外,沒有任何虧欠」 (參讀經二)。相反的,沒有責任感、沒有愛心的人是不會講逆耳忠言的話的。他們會說:「算了吧,你死是你的事,我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何有責任、有愛心的父母最懂得這一點:為了孩子的好處,就算子女不諒解也要規勸他們。有哪個父母看到子女往火坑裡跳,而不拚命拉著他們不放?不懂父母的愛,也不認識真理的子女可能非但不感謝父母,還會怨恨父母!但父母在所不惜。這就是親生父母和非父母的分別,真朋友和假朋友的分別!假朋友會說你喜歡聽的話,但真朋友會說你應該聽的話。該說的真理不說,奉承的話卻說一大堆,正是造成今日社會真假混淆,是非不分的亂象之因。到頭來大家都要吃苦果。

  其實很多人需要教導,尤其是小孩子。不少心理學家說,當小孩子被父母姑息溺愛,沒有得到父母的督導、勸戒甚至紀律處罰的時候,內心深處不僅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反而造成更深的傷害和怨恨。這是我們作父母和老師或任何有督導責任的人該反省的。

  教會也是我們的父母,教會的訓導當局是主耶穌所建立的,為了督導我們在信仰和道德上符合主耶穌的啟示與教導,使我們在往天國的路上安穩前進。主耶穌對教會教導的可靠性有特別的保證:「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絕不能戰勝她」(瑪十六18)「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廿九20)「你們要往普天下去,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參瑪廿九19),「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若二十23)「你(伯多祿)餵養我的羊群」(若廿一) 「我已為你(伯多祿)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至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廿二32)……所以教會訓導當局擁有基督特別的神恩及聖神的帶領,在信仰和道德的重要問題上不會誤導信眾走錯路。教會是最後的仲裁者 (福音)。

  就如父母的正確教導可能無法讓所有子女都能完全明白和接受,甚至對父母產生怨恨,教會的正確教導也是如此。但正如負責任的父母一樣,教會也絕不會只講我們喜歡聽的話而不講我們需要聽的教導;教會也像父母一樣,期待她的子女有朝一日認識真理。然而那些一再抗拒教會教導的人,實際上已經把自己當作「外教人或稅務員」(福音),把自己與教會隔絕。教會對這些人「開除教籍」等的行動(例如聖保祿把一個亂倫的基督徒從團體中除去,見格前五1-2),其目的一方面是讓其他的「麵團」不被有毒的「酵母」影響,另一方面是讓被開除教籍的人認清錯誤而有所改正。

  但即使對這樣的人,我們也不放棄希望。相反的,主耶穌今天在福音裡要祂的教會因祂的名聚在一起,多作團體祈禱。希望最後所有天主的羊,沒有一隻掉失。

禮儀歌曲建議:蘇開儀老師建議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