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曾慶導神父所撰寫。曾慶導神父的神學涵養紮實深厚,他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及小故事,以淺顯簡單的語句闡明聖啟示的真理,將高深的神學理念化成日常生活的實踐,並針對教友的靈修需要及反省成果。願此文能做為個人或小組讀經的參考。 丙年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智十八6-9;希十一1-2,8-19;路十二32-48 默想: 有一家的房子著火了,熊熊的火焰從屋子裡冒出來。作父親的被大火擋住,無法進入屋內救火。這時他看到他的四歲小兒子還站在樓上睡房的窗邊。父親立刻向他喊說:「孩子,跳下來,跳下來!」但驚恐又被煙霧弄得淚眼迷濛的孩子哭著說:「爸爸,我看不到你,看不到你,我怎麼跳?」孩子的爸著急地大聲說:「孩子,你跳,爬上窗檐,從你站著的那個地方往下跳,爸爸會接住你!」小孩還在窗旁顫抖,但終於,他沉著氣,站穩在窗檐上,深呼吸後縱身一躍,躍進濃密的煙霧,跳進他父親的懷裡,得救了! 小孩能在沒法看清下方的情況中縱身一跳,是因為他對父親的話深具信心。信德就是「閉著眼跳進天主的懷裡」。信德是堅信天主一定不會讓信賴投靠祂的人失望。只有憑信德,人才能穿越人生碰到的團團迷霧、各種各樣的「不解」,跳進那愛與安全的臂彎。如同今天的讀經二說的:「信德是我們所盼望的事物的保證,是我們不能看見的事物的憑據。」 亞巴郎是我們的「信德之父」,能通過嚴峻考驗的信德,才是真信德。今天的讀經二記述了亞巴郎通過的三次信德考驗,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嚴峻。先是他在七十五歲高齡時因著天主的召叫,於是離鄉背井到一個未知的地方。他和妻子撒辣年事已高且沒有子嗣,依然堅信上主的許諾:「你的子孫要如同天上的星星,海岸的沙子那麼多」,兩人雖然過了生育的年齡,撒辣卻懷孕生了依撒格。而當依撒格漸漸長大,亞巴郎賞到天主的許諾已在依撒格身上穩穩實現的時候,天主卻叫亞巴郎獻上依撒格作全燔祭,可以想像亞巴郎內心的震撼與煎熬。要他獻上獨子已是非常難的事,更何況獻此獨子代表了天主全部的許諾都將化為烏有。天主怎麼可能是這樣子?亞巴郎雖在不明白和煎熬中,還是願意將自己交由天主來帶領,他的行動使天主大為感動。天主絕對無意傷害依撒格,但從這事件中,天主知道了,或更好說,亞巴郎知道了自己對天主的忠心可以達到什麼程度。 亞巴郎因他的信德,得到天主的褒揚。我們也該效法亞巴郎的信德。信德不只是對天主或天主的話作理智的認同,更包含對天主完全的委身、交付,是對天主的全能全知完全的信任和依靠,是在看不到天主時朝天主縱身一跳!主耶穌在今天的福音裡對我們說:「你們這小羊群,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願意把天國賜給你們。」有信心就不害怕。 我們每人每天都會面臨信德的考驗,要有堅強的信德真是不容易!當我們受苦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問題:「為什麼我要受苦?」一個愛的天主為什麼讓我受苦?如果天主全能全善,為什麼不高抬貴手將我的痛苦煎熬拿走?既然不除掉我的痛苦,這個天主一定是無能或有虐待狂的畸形心態,這樣的天主如何能叫我去崇拜追隨?我信這個天主一定是信錯了…… 傳統的靈修邀請我們以委順的心接受每天的十字架和痛苦,相信這些痛苦都是天主容許發生在我們生命中,都是有意義的。與基督同受苦,一定與基督同復活;因回報愛那愛我們而受苦的基督,我們的痛苦必會與基督的痛苦結合,有救世的功效…… 這裡傳統靈修說的痛苦和十字架,其實是「無可避免的」。痛苦絕不是來自天主,而是來自人的有限和人的罪過。所以有痛苦時,若我們有辦法盡量減輕痛苦,是應如此做的。有病時我們該盡力延醫用藥,使痛苦消除、身體康復。主耶穌不是也治癒了不少人的疾病?但當痛苦無法避免時,我們知道這就是天主容許的了。我們以委順的心,為愛天主而接受,就如主耶穌為愛天主而接受鞭打、茨冠、唾沫、十字架……這樣我們的痛苦真的會與主的痛苦聯合,產生救贖功效。因為主耶穌是藉十字架拯救了世界。 我願以一篇我粗糙翻譯的祈禱文作總結: 禮儀歌曲建議: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