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曾慶導神父所撰寫。曾慶導神父的神學涵養紮實深厚,他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及小故事,以淺顯簡單的語句闡明聖啟示的真理,將高深的神學理念化成日常生活的實踐,並針對教友的靈修需要及反省成果。願此文能做為個人或小組讀經的參考。 丙年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訓一2,二21-23;哥三1-5.9-11;路十二13-21 默想: 今天福音的故事對每一時代的人都很有意義,都是一個警惕。故事中的那個富人可能是我們的寫照,但他卻被天主稱為「愚笨」的人。他為什麼愚笨呢?其實他有不少的優點,例如他很勤勞、很會為自己打算、頭腦很機靈,這些都是值得稱讚的優點。勤勞、節約、未雨綢繆不但沒有錯,更是美德。天主稱他為糊塗人,不是因為他所做的,而是因為他沒有做的。他沒有做什麼呢? 首先,他完全沒有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天主的降福,他把豐富的收入看成「我的出產」。然而他擁有的良田,若沒有風調雨順,沒有眾多的傭工替他耕耘、播種、收割,他是絕對無法憑己力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乃是天主的恩賜,也是我們成功「有錢」的重要原因。「你要小心,不要心高氣傲,以致忘記了由埃及地,由為奴之家,領你出來的上主你的天主。是祂領你經過了遼闊可怖,有火蛇蠍子的曠野,經過了乾旱無水之地;是祂使水由堅硬的磐石中為你流出;是祂在曠野內,以你祖先不認識的『瑪納』養育了你……你心裡不要想:『這是我的力量,我手臂的能力,給我造就了這樣的財富。』你應是轉上主你的天主,因為是祂賜給你得財富的能力。」(申八14-18) 再來,這愚笨的富翁好像完全忘記了自己除了肉身還有精神,如德蕾莎姆姆說的「精神是貧乏的」。他沒有顧及自己精神上的需要,他完全生活在一個唯物世界裡,甚至他的靈魂也被他「物化」了,要吃要喝。他對自己的靈魂說:「靈魂哪!你儲藏了大量的財物,足夠多年享用的了,你休息吧!吃喝享樂吧!」他的生命就好像一個只管吃喝的動物的生命。 沒有人否認人有肉體的幅度,肉體是需要吃喝的。人雖不只是靠麵包生活,但沒有麵包也絕對活不了。但除了肉體,人還有一個美麗的精神幅度,而這精神幅度使人超越動物。人是天主的肖像,人是追求目的與意義的。除了麵包,人還絕對需要「天主的話語」。用聖奧斯定的話來說,我們的心若不在天主內找到安息,將永遠動盪不安。人生更高的意義來自在主內去愛、去服務,這意義和喜樂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奉獻多少。福音故事中的那個富人,物質上擁有的夠多了,但看不出他有一絲與人分享的心,「我,我,我」的利己思想充塞了他的腦袋:「我沒有地方收藏我的出產,我要這樣做:我要拆毀我的倉房……就能夠收藏我的一切穀類和財物。我可以對我的靈魂說:(我)儲藏了大量的財物,(我)休息吧,(我)吃喝享樂吧!」 最後,這愚笨的人沒有想到的就是「永恆」,以為現世生命是唯一的,沒有想到現世生命會有一個盡頭,甚至是很快就會到達的盡頭。 如果現世有盡頭的生命是唯一的,那麼「人生是荒謬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的悲觀論調)。就算生前富豪的人,死亡卻要他把畢生的積蓄給一個不勞而獲的人接去,「這也是空虛與大不幸」(讀經一)。《訓道篇》作者寫作時還沒有主耶穌的復活啟示,人生難怪是極可悲可嘆的空虛:人生如野草,榮華草上花。草枯花亦謝,爐中燒一把! 但人生真的荒謬空虛嗎?不是!荒謬的是把現世當作唯一的生命,把現世轉眼即逝的當作永恆。信仰基督的人堅信基督的復活帶給我們日後的復活(讀經二)。人要好好利用現世來選擇來世,追求天上的永恆,而「在天主面前致富」(福音)。 聖依納爵在「神操」避靜裡要我們問自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我將在哪裡?」意思是若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後,當我的名字刻在一塊墓碑上時,我會在天堂還是地獄?聖依納爵要我們今天就為永恆做準備,即要把那仍屬於地上的肢體致死(讀經二),這些肢體使我們與天堂絕緣。 把孔夫子的話稍微改一改:未知死,焉知生?「主,求祢教我們數算自己的年歲」(答唱詠)。不敬天,不愛人,不為永恆計劃的人是愚笨的! 禮儀歌曲建議: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