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曾慶導神父所撰寫。曾慶導神父的神學涵養紮實深厚,他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及小故事,以淺顯簡單的語句闡明聖啟示的真理,將高深的神學理念化成日常生活的實踐,並針對教友的靈修需要及反省成果。願此文能做為個人或小組讀經的參考。 甲年 四旬期第五主日: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 則卅七12-14;羅八8-11;若十一1-45 默想: 這聖週前的主日讀經很明顯有死亡和復活的意義。
今天奇蹟的中心人物是拉匝祿,使我們聯想起富翁和乞丐的故事(參路十六:19-31),故事中乞丐的名字也是拉匝祿。在這個故事裡,富人在陰間要求亞巴郎打發懷中的拉匝祿,去警告他還在世的五個兄弟,但亞巴郎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不信服。」今天福音中的拉匝祿真的復活了,但經師和法利塞人卻堅決不承認這個事實。甚至這復活奇蹟成了他們蓄意殺害耶穌及拉祿的導火線(參若十一:53和十二:9-11)。可以看出,這些常自譽為「梅瑟的門徒」(若九:28)的經師與法利塞人,並沒有聽從梅瑟和先知,他們表裡不一,宗教只是一個幌子。而我們呢?我們會以宗教之名做不好的事嗎?我們外表是基督徒,內裡卻隨從肉性的支配嗎? 「主啊!祢所愛的人病了!」瑪爾大(曼德)和瑪利亞(瑪麗)自看到兄弟拉匝祿生命垂危,該是多麼憂慮和慌亂,她們一定願意不計一切代價挽回他的生命,一定四處延醫用藥,就像我們看到家人生病一樣著急,但又毫無效果。耶稣因躲避猶太人退居在約旦河對岸,遠離伯達尼所在的猶太地方(若十39-40)。 瑪爾大和瑪利亞是多麼盼望耶穌能來治好拉匝祿啊!但她們也知道耶穌來猶太地方的話會有生命危險,她們只派人告知主耶穌實情:「你所愛的人病了!」卻沒有勉強耶稣到伯達尼的意思。 很多時候,我們也多麼盼望主耶穌來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可以學習瑪爾大和瑪利亞,雖把心中的苦惱和痛苦講給主聽,但也對主說:「主,你看怎麼辦就怎麼辦吧!願爾旨承行!」 「這病不至於死,而是要彰顯天主的光榮。」她們聽了這話會有什麼反應?若我們是瑪爾大和瑪利亞又會有什麼反應?天主好像故意讓我們受苦?為什麼我會那麼痛苦可憐?我的痛苦與天主的光榮有什麼關係?其實天主要讓我們知道,金不煉不純,祂讓我們的信望愛三德受到考驗,正是因為祂愛我們,要把我們磨練成不是平庸的人,而是「聖人」! 拉匝祿死了四天,耶穌才到伯達尼,瑪爾大淚流滿面地對耶穌說:「主啊!如果你早在這裡,我的兄弟就不會死!主耶穌安慰她說:「妳的兄弟一定會復活的。」 「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一定永遠不死。」主耶穌啟示了人的兩個生命:肉身的和靈魂的,信他的人,即使肉身死了,靈魂卻活著,而到末日肉身也一定要復活。這是多麼令人安慰的福音!我們年紀越長,越要面對死亡的問題,越常經驗到親人朋友一個一個地過世。他們悄悄走了,留給我們心中一片空虛和惆悵。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走,多麼希望他們回到我們身邊,但死亡的事實是這麼殘酷!然而主耶穌的話多麼令人安慰,我們是有希望的:我們逝去的親友正在天鄉等著我們一起去赴那永遠不散的宴席………… 「耶穌不禁心神感傷,難過起來」,「不禁流下淚來」,「心中又感傷起來」。 自古以來,死亡都令人悲傷落淚。耶穌也是人,瑪爾大、瑪利亞和拉祿又是祂的知心好友,祂怎麼不會和哭泣的人一同哭泣?在我們痛哭時,當知主耶穌也同我 們一起哭泣。祂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旁邊。 「拉匝祿,出來!」喊聲過後,死一樣的沉寂!但突然,纏著布條的死者走出墳墓,想當時圍觀者中有人在尖叫,有人在歡呼,而瑪爾大和瑪利亞一定是拜伏在主耶穌腳前,驚喜得說不出話來,只流下歡欣和感恩的眼淚,過去的痛苦一掃而空,眼淚化為歡笑。這個喜樂完滿的大結局,告訴我們之前的痛苦和考驗都是值得的。「為愛天主的人,一切都會是有益處的。」(參羅八28) 「解開他,讓他行走吧!」死了四天開始腐爛的身體又再行走!除了神,誰能做得到?耶穌真的是神,拉匝祿復活的奇蹟不可能是捏造,因為目擊證人太多了。 誠實的人都得承認這事實,而更深的事實就是我們的天主愛我們這些「拉匝祿」,會給我們每個人復活和永生。雖然罪惡、痛苦還暫時充斥世界,但主啊,幫助我!幫助我不要陷於誘惑而對你失去信心,幫助我永遠信任祢依靠祢,阿們。 禮儀歌曲建議: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