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甲年 四旬期第二主日:永生難忘的時刻 瑪竇福音 十七1~9 默想: 三位由耶穌帶到高山頂上的見證人,對當時目睹的景象,永生難忘。他們的感受和經歷很難用言辭來表達。耶穌就在他們眼前變了容貌,「祂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也變得明亮耀眼,「潔白如光」。他們又看到另外兩個人,他們認出是梅瑟和厄里亞,正在同耶穌交談。一片雲彩遮蔽了他們,並且雲中有聲音稱耶穌為「愛子」。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耶穌一人,就像之前看到的祂一樣。 然而一切都今非昔比,他們跟耶穌一起下山後,所目睹的應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一幕。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那事情的意義又何在? 有些事發生過一次就令人難以忘懷,我自己就能一下子追憶起一連串無以比擬的經歷。多年來,周圍的人也不時私下向我傾吐,他們的態度常常與三位剛下山的宗徒不謀而合,總是又羞澀、又遲疑地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他們中有人畫龍點睛地說:「與天主相遇的經驗是神祕的經驗,恩寵的光景,」言語無法傳神地表達出那種心境。 這些是真的經驗,其實許多人都有過如此非比尋常的經驗,甚至多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混亂與忙碌。有的人在童年時代感受到天主的親近;或是在戰爭的灰暗當中看到天主的光耀;或是在大自然裡體驗造物主天主的造化真跡;或是在一個美麗的臉龐上捕捉到天主的愛和看顧。 那麼,三位宗徒在山上到底經歷了甚麼呢?首先,耶穌在他們面前「發光」,祂的神聖光彩在那一刻穿射出祂身體的外表,這種景象該是無以比擬地光芒萬丈。那也一定是為甚麼伯多祿滿心盼望那一刻能被留住,他打算在山上搭三個帳棚,以便抓牢這喜樂時光。 不過,自然法則告訴我們,極樂的時光無法留駐。每個人都要回到日常生活裡,三位宗徒不得不要從耶穌顯聖容的山上下來,重返塵世生活的煩惱,而那路也將把他們帶往哥耳哥達山、十字架、痛苦、最後還有主耶穌在耶路撒冷的聖死。 到後來,還有其它窘境等著他們:當壓力倍增,面臨急難時,他們三人竟然全部忘了之前的山頂經歷。耶穌在橄欖山園裡承受生死恐懼,血汗如注時,祂身邊的那同樣三個人卻倒頭呼呼大睡。當祂被抓時,他們更是怕得各自逃命要緊。 由此看來,我們中間經歷過「恩寵的光景」、經歷過「與天主相遇」的人,也不一定能時刻牢記心頭。當壓力變大、往事變得淡泊時,那天主存在、並且祂讓我們感受到祂存在的記憶也會淡忘。然而,我們一旦那麼深切地經歷過天主的存在,就很難完全忘懷。因為天主總是在我們身旁,祂無時不在默默地提醒我們。 反省與實踐:
信友禱文:
禮儀歌曲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