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甲年 復活期第四主日:生命之門 若望福音 十1~10 默想: 復活期第四主日又叫「善牧主日」。 耶穌稱自己是善牧,基督宗教藝術也喜愛這樣來刻劃祂。 這是一種令人慰藉的美好景象:牧人掛念著他的羊群,不讓竊賊和野獸接近;他把迷途的羊隻從危險中救出,還揹在肩上帶回家。 然而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換了種不同的描述字眼,祂將自己比作通向羊棧的門。祂清楚地指出:誰不經過門而進羊棧的,就是賊和強盜,他的目的不是去保護,而是去偷竊。他帶著邪惡的動機,強力闖入。 這個當時人人熟悉的鄉間生活比喻,一下子變得很驚悚,因為耶穌明確地說:凡在我以前來的,都是賊和強盜! 耶穌把所有不跟隨祂的人,統統打入冷宮,這是否太先入為主、太狹隘偏頗了呢?這是否就能被默許接受呢?正因為有這樣的疑問,整段福音是這樣結束的:「因了這些話,猶太人中間又發生了紛爭;他們中有許多人說:『祂附魔發瘋,為甚麼還聽祂呢?』另有些人說:『這話不是附魔的人所能說的;難道魔鬼能開瞎子的眼睛麼?』」(若十19~21) 耶穌真的有那麼錙銖必較嗎?祂真的是個高估自己、低估別人,如我們今天所謂的基要主義分子、或者甚至宗教狂熱分子嗎?祂的敵人就是以這樣的眼光看待祂,也為此理由而迫害祂,最後還殺害祂。 或是這善牧與門的比喻,好像一面看了會令人無地自容的鏡子,尤其是針對所有被召為牧者、該當行使牧者職責的人(主教、神父,加上任何為別人承擔責任的人)呢?耶穌問我們的問題很簡單:你關心的是他人,還是自己?你是貪圖個人的滿足,還是把那些託付給你的人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 由此看來,選擇非常重要。耶穌指出:任何只顧及自己蠅頭私利的人,是賊和強盜。任何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的人,傂奪了孩子的自我發展潛能。任何只在配偶身上尋求自我滿足的人,竊取了配偶的成長與生活空間。任何只關心自己知名度的神父,不配當牧者,因為他是賊,盜走別人的心,騙取別人的信賴。 人們發覺,耶穌的表現與上述的作為大相逕庭。祂來,不是為了驚天動地,而是為了賦予生命。因此,祂的話與我們平常的嘮嘮叨叨完全不同。祂的語氣有著獨樹一幟的音質,「祂按著名字呼喚自己的羊,並引領出來」。這是天主的聲音,有時能穿越日常生活的喧囂,直達我們的心靈。再清楚不過的是:只有經過那扇門,我們才能得救。 耶穌本身就是這扇天主親自為我們開啟的門,以至我們不會再迷失。 反省與實踐:
信友禱文:
禮儀歌曲建議:
關於禮儀的建議與提醒: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