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甲年 復活期第三主日:蒙召來赴聖宴

路加福音 廿四13~35
丁穎達教授 著

默想:

  人在生活中的行為規範,與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關。我們本能地會去分析和評估四周的狀況,在嘗試和錯誤中學習,然後愈來愈能應對平常遇到的種種狀況。

  不過有的時候,因為極大的錯亂或恐懼,我們可能突然失去重心,急欲抓著一個人或一件事──搜救隊、救生衣、治療重病的靈丹妙藥。千百年來,對天主的信仰給了置身急難的人們莫大的安慰和力量。達味王把這種心境統統寫在他的讚美詩裡:「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祂使我臥在青綠的草場,又領我走近幽靜的水旁,還使我的心靈得到舒暢……」(詠廿三)

  在耶穌被捕、被釘十字架後,宗徒們完全陷於挫敗夢碎的狀態。他們把寶全數地押在耶穌身上,「他們立刻捨下網,跟隨了祂。」(瑪四20)當有人聽不進祂的勸誡而退去時,伯多祿毫不猶豫地拍著胸脯表示:「主!惟?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是天主的聖者。」(若六68~69)然而,危機當頭時,不曾預料的事發生了:猶達斯出賣主,伯多祿否認主,門徒們,除了若望,都撇下主逃跑了。

  在今天的福音裡,那兩個門徒還完全籠罩在耶路撒冷一連串慘劇的陰影下,既悲傷又震驚。復活的耶穌逐步地、不露聲色地鼓勵他們去看「全景」──先知的預言,有關默西亞的期盼,受傅油者,以及祂生命最高點時的受難、死亡與復活。最後,在「擘餅」時,兩位門徒的眼睛全開了,認出了主。

  你有否自問過,為甚麼我們莊嚴紀念耶穌的禮儀,即感恩祭,是用餐?理論上來說,這可以是任何一件事──嘉年華、篝火野餐、登山旅行,都未嘗不可。但實際上不是,這不折不扣地是一餐。

  耶穌邀請所有的人到祂的餐桌上,來共同分享祂的聖宴。祂與妓女和法利賽人一起進食,以身作則地給與他們同等的尊嚴。耶穌被稱為「是個貪吃嗜酒的人,是個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路七34),因為祂從來不分彼此地與任何人一起飲食──甚至坐下與五千多人同時分享一餐。

  在希臘文裡,「召叫」一詞意味著「應邀去赴宴會或酒席」。在新約中,這詞被隱喻地用作「應邀去參加耶穌的救贖工程」;這詞也被用來指稱基督徒的服務和事奉。很有意義的是,希臘文「教會」一詞源於「召叫」,整合「出於」和「召叫」。

  門徒們在耶穌擘餅時認出祂,最早期基督徒的崇拜和團體生活的中心就是聚集在一起「擘餅和祈禱」。不過耶穌在擘餅中被認出的現象,甚至早於祂復活後的顯現:在最後的晚餐時,就是在被釘上十字架前夜,祂向門徒們完整展現了祂自己,以及跟隨祂的人的行為規範。如果這一切沒有人記得、沒有人記載下來的話,我們今天就無從想像耶穌在餐桌上展示的情誼。幸好,我們現在每次擘餅,就是被召叫,去紀念復活的耶穌。

------------------------------------
希臘文「召叫」是klesis;「教會」是ekklesis。


反省與實踐:

  1. 本主日福音中往厄瑪烏去的門徒的故事提醒我們,復活的基督願意透過聖事、聖經與我們相遇,堅強我們的信德,使我們認出他的臨在,並與祂的教會在一起,藉著新生活來為祂作證。請回顧並默想:自己與復活基督相遇的經驗。
  2. 在每日生活中,我們是否能夠把握與基督相遇機會,勤讀聖經、勤領聖事,特別是參與感恩禮呢?

信友禱文:

  1. 請繼續為新教友們祈禱。求主降福新教友們,派遣聖神常駐他們心中,堅定他們的信仰,使之能夠善度信友的生活,成為名符其實的基督徒。
  2. 請為冷淡的教友們祈禱。祈求天主大發慈悲,派遣聖神感化冷淡教友們的心靈,重振他們在領洗時的信德,助佑他們能夠以言以行的實踐自己的信仰。

 

禮儀歌曲建議:

 

歌本賀三納

 

進堂曲

唱阿肋路亞讚美主

No.140

 

慶賀主的凱旋

No.312

獻禮曲

奉獻全部生命

No.220

 

主請收納我

No.222

領主曲

主我願更親近禰

No.210

 

我已被贖回

No.160

禮成曲

頌揚復活的主

No.314

 

普世萬民歡樂吧

No.315

 

 

 

 

歌本:輕歌讚主榮

 

進堂曲

普世同歡唱

p.189

 

先求祂的國

p.321

獻禮曲

我的生命、吾主、獻給您

p.185

 

屬於禰

p.186

領主曲

我心靈渴慕平安

p.278

 

主我願更親近禰

p.279

禮成曲

感謝我們復活主

p.255

 

我要唱天主的大慈愛

p.257

 

 

 

關於禮儀的建議與提醒:

  1. 復活期,是在復活夜剛領洗的新教友學習融入教會的大家庭,經驗聖事的美好與恩寵的時期。因此,整個聖教會在每個主日(甚至平日)都要特別為新領洗的教友祈禱,祈求聖神恩賜他們學習善度基督徒的生活。
  2. 在復活期中,儘可能多唱有「阿肋路亞」的歌,來歡慶基督的復活。
  3. 在復活期中,聖堂佈置也最好能彰顯基督復活的喜氣。白色的百合花是傳統上常用的花朵。因為狀似喇叭,提醒人要努力宣報基督復活的好消息。
  4. 當然,在生活中,我們更要活出基督復活的光彩和生命力來!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