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丙年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愛所能成就的

諸聖節

路加福音 十九1~10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多虧聖史路加的記述,我們才能知道匝凱的故事!如果缺了路加福音的話,我們對耶穌的認知是否會大打折扣呢?路加以栩栩如生的筆觸,讓我們窺探到耶穌的生活與祂的聖心。這個關於富有卻身材矮小的耶里哥稅吏長的故事,就是一個絕佳的範例。在事發當時,每個人都被耶穌的舉動驚呆了。如果換成今天,這會不會引起同樣的騷動、謠傳、甚至摒棄呢?恐怕在所難免吧。

   讓我們發揮一下想像力:來自納匝肋的加里肋亞人耶穌,正要往耶路撒冷去,途中會經過耶里哥。這消息不脛而走,想見祂的群眾紛紛趕到路旁守候,因為大家都說祂就是預許的默西亞與救世主。人群中有個身材非常短小的人,他找不到一個能看到耶穌的好位置。他非常富有,但卻極其貪婪,是人見人恨的稅吏長。那些昔日遭他逼繳稅金的群眾趁機修理他,故意擋住他的視線!或是他不敢往前擠?但是他真的很想看到耶穌,「想要看看耶穌是甚麼人」。

   每當想像這幕情景時,我忍不住自問:我們──我個人──有沒有一直阻擋別人,使他們沒法看到耶穌呢?儘管如此,耶穌卻另闢蹊徑,親自打動這位被排斥者的心扉。

   匝凱做了件令人目瞪口呆的事:他像小伙子似地爬上一棵樹。他不在意別人怎麼說,只想親眼目睹耶穌。匝凱就這樣坐在野桑樹的濃密樹葉叢裡,等候耶穌經過。接下來所發生的,改變了他的生命。耶穌走過時抬頭看到他,定睛看著他。那是長久以來的第一次,匝凱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凝視不帶任何仇恨、摒棄、或者譴責。

   耶穌怎麼會認識我,而且叫得出我的名字?祂要來探訪我嗎?我,那人人見了又害怕、又討厭的我嗎?祂不去鎮上任何一個虔誠、而且德高望重的人的家,反而要來我家?這真叫人做夢也想不到!

   耶穌打動人心的方式正是如此:不是威脅的訊息,而是無條件的接受。只因為匝凱非常「想要看看耶穌是甚麼人」,於是耶穌特別進入他家,這位罪人的家裡。

   耶穌的這份盛情令匝凱由衷地感激涕零。祂憑著愛所成就的,遠遠超過火冒三丈或道義說教所能達到的目的。匝凱已經準備好改變他的生活;但是其他人光注意到耶穌特意上他家的「醜聞」。對耶穌來說,匝凱個人皈依的喜樂勝於一切。祂是為罪人而來,因為他們心知肚明,自己需要救援;那反倒令「義人們」難以理解與接受!

   順便提一下,匝凱並沒有放棄做稅吏長。但是他絕不會再大把大把地撈錢,他不再會榨取無辜百姓的錢財,他會中止任何不義行為,並且糾正自己從前的過犯。那就是耶穌帶來的革命!祂改變了世界,不是憑藉武力威嚇,而是經由愛的德能。


反省與行動:

  1. 當我執行任務時,我是寬大為懷,還是如同匝凱,濫用職權?
  2. 匝凱雖是嚴苛的稅吏,卻渴望耶穌,因而贏得耶穌的眷顧,改變了生命。我也像匝凱一樣的仰慕、渴望耶穌嗎?
  3. 耶穌用「愛」改變了世界和人心。當我見到需要改變的人或事時,我用的方法是什麼?

 

禱文:

  1. 請為尋找基督的人祈禱。稅吏匝凱急切地渴慕耶穌,不惜爬樹。耶穌因此來到他的家中,改變了他的生命。祈求仁慈的上主眷顧所有追尋耶穌的朋友,都能以無限熱情,把耶穌迎接到家中,因而改變了整個生命。
  2. 請為人性的光輝祈禱。在近日許多天災人禍中,我們看見不同的人性。有人受難不出惡言,聲聲感謝。有人受人恩惠,卻恩將仇報。有人捨命救人,有人推諉卸責。祈求仁慈的上主眷顧我們,都能時時自省,不斷感恩,勇於付出。
  3. 請為全球受到天然災害的災民祈禱。亞洲各國的颱風和水患、印尼的大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都造成嚴重傷亡。祈求仁慈的上主眷顧所有災民,亡者得安息,家屬得安慰,傷者得治癒,家園毀壞的早日重建,失蹤的早日尋回。


禮儀歌曲:

  蘇開儀老師建議

   
進堂

禰是我的主(賀63);全心仰賴天主(賀64);上主的諾言(賀61);我要歌詠(聖經樂章no.32);朝拜我們的主(賀9);耶穌我愛禰(賀149)

獻禮曲 讚美主耶穌(賀133);耶穌是主(賀139);主是道路真理生命(賀165);主請收納我(賀222);獻給我主(賀225);天主,禰是我所愛(醒來吧我心no.16)
領主曲 吾主至聖聖體(賀204);旅人之糧(賀242);奇異恩典(賀161);讚頌之歌(醒來吧我心no.38);喜悅之糧(醒來吧我心no.46);主在禰的慈愛中(醒來吧我心no.47);主,禰是道路(醒來吧我心no.55)
禮成曲 全心仰賴天主(賀64);主與我同在(賀205);主我願更親近禰(賀210);我知道我信賴的是誰(醒來吧我心no.54)

 


丙年 諸聖節 無以計數的聖人

瑪竇福音 五1~12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歷史悠久的維也納總主教公署圖書館裡,珍藏了一套三十多卷的鉅型典籍,每冊古籍的封面與封底都是包著牛皮的厚重木板。這套《諸聖傳記》記載著聖人們的言行與貢獻,是第十七、十八世紀潛心研究教會史的學者們整理出爐的曠世傑作。禮儀年中的每一天,詳盡地記錄著當天紀念的各個世紀聖人的事蹟、文件和生活故事。

   把所有相關資料匯集成冊的浩大工程著實令人嘖嘖稱奇,然而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史學家們所蒐集到的眾多聖人,每天都載有三、四十位,甚至更多聖人的名字,以及他們的故事。

   在曙光破曉之前或夜深人靜之時,我偶爾會去翻看這些厚重的拉丁文大冊書。那時,我總是想到帕特摩島上的神視者,即默示錄的作者聖若望宗徒。他在先知性的神視裡,看到天上「有一大夥群眾,沒有人能夠數清,是來自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異語的」(默七9)。

   說真的,沒有人數得清天上的聖人。除了《諸聖傳記》裡收錄的成千上萬位聖人之外,後來又增加了許多新聖人。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任內曾為一千三百三十八位立真福品、四百八十二位宣聖。先教宗既沒有「發明」聖人、也沒有「製造」聖人,只是發揚光大聖人的事蹟。他們是一批在生活中完全活出福音精神的人,一批謹守耶穌在今天福音中的教導的基督徒。

   總共八次,耶穌說出:「……有福的」;總共八次,祂傳授給我們生活中成功的要素。聖人不是甚麼異類物種,而是在生活中走過幸福之路、最終達成目標的人。

   世界上有不少人對別人滿懷憐憫而非冷酷無情;在到處都是仇恨與紛爭的地方締造和平;在充斥著不公平的環境中饑渴慕義;寧願為義遭受迫害而不願隨波逐流;寧可忍受辱罵而不願捏造壞話毀謗別人──所有這一切都是希望的標記。

   那些人心靈正直、純潔,對你有益處,與他們為伍是件好事。他們不做損人利己的事,只會忘我地安慰別人;他們不是自私自利的人,因此能夠自由地用雙手與心靈去關懷別人。他們決不自我標榜,而是像一個擺放妥當的空碗,時刻等待接受天主傾灑的聖愛,並讓它滿溢至四周的人。
以上概述了聖人的典範。他們既不是稀有動物,也不是超人,我們若要仿效並不困難。聖人實在無以計數,收錄在〔維也納〕總主教公署圖書館珍藏的《諸聖傳記》裡的,僅是極小的一部份聖人。其他許許多多聖人的事蹟鮮為人知,但他們在天主面前毋庸置疑是聖者。當今的教會以孺慕之情與感恩之心追憶這些聖人,他們在天上多到數不清,並且人數持續增加。他們在天上不斷為地上的我們轉求,其貢獻遠遠超過其在世時的嘉言懿行。

譯註:
《諸聖傳記》Acta Sanctorum於17世紀陸續出版,耶穌會會士若望.博蘭德Johannes Bollandus神父與其他教會史學者們對諸聖的敬禮以及他們的傳記進行了大規模系統蒐集、整理與研究,並按照每位聖人的禮儀年慶日及出生順序排列。在今天,比利時耶穌會主導的博蘭德學社Societe des Bollandistes繼續這項浩瀚工程的修訂工作。 www.bollandistes.be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