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丙年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路加福音 十八9~14 默想: 這段福音詢問我們:我該怎麼樣站在天主面前呢?別人對我的判斷可能不準,我的自我觀感可能是個錯覺,然而當我站在天主面前時,惟有真實的才會存留。我無從欺騙祂,祂不會欺騙祂自己對我的看法,祂更不會欺騙我。 耶穌一如既往地為我們舉起一面鏡子:「照照鏡子吧!勇敢地看看你的真實面目,甭管你自己或別人怎樣看待你。在這則比喻的鏡子裡,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你比較像哪一個呢?」耶穌先向我們介紹一位法利塞人,他「自充為義人」,自覺在天主與世人前「還不錯」。他下意識地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可圈可點的範本,並且不斷地自我安慰:「感謝天主,我不像報章上天天讀到的那些人──他們中有的是罪犯,專門襲擊無辜百姓、搶奪財物;有的是騙子,羅織各種騙局,直到被戳穿、鋃鐺入獄為止;還有的捲入婚外情,拋下無依無靠的妻兒,與新歡一起遠走高飛。」 我們為甚麼老是喜歡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跟法利塞人如出一轍呢?煞費苦心地尋找藉口,甚至編造理由,只為了抬舉自己,讓自己覺得比別人強,而且還在心裡這樣祈禱:「天主,我感謝禰,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追求這種「高人一等」的心態背後,有沒有缺乏安全感之虞呢?總的說來,要是我內心充滿平安,就不需要貶低他人!或許瞧不起別人的真正原因,只是為了掩飾我的錯誤與缺失。 耶穌比喻中的法利塞人禁不住沾沾自喜,不厭其煩地羅列出自己所有的善行:「我每週禁食兩次」,遠遠超乎律法所規定的;「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奧地利天主教教友的奉獻比例大約是收入的百分之一點一;這位法利塞人捐獻的數額將近十倍於我們,果然是個令人刮目相看的「熱心」信徒。 單憑這些,他在天主面前就完美無缺了嗎?不見得。我們常私下忖度,犯自欺欺人的毛病,誤以為「只要我熱心、正直,天主一定會喜歡我」。 比喻中的第二個人壓根兒不認為自己是義人,或者「還不錯」。恰恰相反,他覺得自己實在沒有甚麼能夠奉獻給天主,他在生活與工作當中累積了太多不齒的事物。但是他沒有怪罪週遭的人與事,諸如社會、環境、物資短缺等等。他坦誠地自我認錯,而且只有一個簡單的請求:「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 我到底該怎樣站在天主面前呢?像那個「遠遠地站著」的人,對自己的短處瞭若指掌;或是像那個站在最前面的人,自欺欺人呢?天主離站得遠遠的稅吏比較近;至於那個站在最前面的法利塞人,反倒跟天主有一大段的距離,因為他只看得到他自己。缺乏愛心、厭惡他人的虔誠毫無意義。天主愛我不是因為我表現得「正直」,而是因為我需要祂的憐憫。 反省與行動:
禱文: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