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丙年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路加福音 十八1~8 默想: 這篇福音故事有兩位主人翁:判官與寡婦。耶穌講的比喻總是取材於生活,不但反映當年的生活,同時也反映現今的生活。當法律被忠實地貫徹執行時,一位含冤的寡婦就能信賴判官會剛直不阿地替她伸冤。哪裡的法官杜絕貪腐與武斷,判案以公義與法律為準繩,哪裡的人民就是有福的!打開聖經,幾乎每一頁都在告訴我們,這種理想境界不可能渾然天成。天主無時無刻不藉由先知們的口舌提醒百姓:要關懷窮人的權益。祂警告我們,真理與公義勝於人的位尊。衡量一個優良社會的試金石就在於:無論貧富貴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耶穌一開始就假設,祂當年生活的社會並不理想。比喻中的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他一切的考量不外乎自己的權力與既得利益。寡婦則是上達天庭的悲慘哀號的寫照。誰會疼惜她、關心她呢?誰會主動替她伸張正義呢?我難以忘懷在某個南美洲國家所見識到的監獄制度:肯砸錢買通的話,就會被釋放;沒錢賄賂的話,則只有繼續坐監的命運。 天主怎樣看待那些事情呢?祂為甚麼允許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不公平呢?祂為甚麼對這個不敬畏天主的判官靜默不語呢?當祂的人民「日夜呼求祂」時,祂在哪裡呢?當大批婦女慘遭蹂躪時,祂在哪裡呢?當囚犯在監獄裡被毒打時,祂在哪裡呢?當人們覺得山窮水盡、走投無路時,祂在哪裡呢? 耶穌試圖告訴祂的聽眾、告訴我們:「務必不斷祈禱!」祂用寡婦的比喻清楚地傳達這一訊息。為了達到伸冤的目的,寡婦不是默默地、害羞地去乞求,而是令人厭煩地大喊大哭。她騷擾判官,不讓他有片刻安寧,直至他覺得受到威脅,可能還會被不肯善罷甘休的窮寡婦揍一頓。 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向天主哭求呢?天主允許我們像約伯那樣跟祂討價還價嗎?當天主靜默不語,好像僅僅是個旁觀者,當祂讓我們絕望時,我們能否在背後、甚至當面詛咒祂呢? 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放膽訴求比緘口不言更中悅天主。祂讚賞遭受無以比擬的痛苦的約伯與祂討價還價。但是我們真的敢那樣跟天主對話嗎?人們常常自問問人:「好天主怎麼可能允許這麼多的痛苦存在?」你其實不必自尋煩惱,而應該直接問天主吧!敲響祂的門,猛捶祂的心,就像窮寡婦對待判官一樣。耶穌向我們展示:以這種方式祈禱的人,能夠打動天主的聖心。 耶穌斷言:天主會「快快」前來救援我們。那是真的嗎?教會的許多朝聖地刻滿紀念碑銘,都是人們求恩得恩後留給天主的由衷感謝。難道這種曾經維護了我們祖先生命的信德,已經變得淡化了嗎?「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祂會在我的身上找到嗎?我們因此務必要為保守這信德而祈禱! 反省與行動:
禱文:
傳教節 反省與行動:
禱文: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