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丙年 四旬期第一主日 試探 路加福音 四1~13 默想: 四旬期開始了。離復活節還有四十天,恰好與耶穌在荒野裡禁食的天數相等。「祂在那日期內甚麼也沒有吃。」這是非常激烈的禁食方法,不是為了減重而節食或吃減肥食品,而是為了天主,為了在四十天內與祂徹底契合,不讓任何事物插足在祂與祂的天主父之間。耶穌打算身先士卒、完整無缺地活出祂教導門徒們向天主的祈求:「願禰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 然而有一個人(魔鬼)不願意聽到這樣的祈禱。許多人認為魔鬼不存在,覺得魔鬼是奇思幻想的產物。耶穌卻從來沒有在撒殫是否存在的問題上含糊其詞,祂稱撒殫「從起初就是殺人的兇手」、「撒謊者的父親」(若八44)。耶穌在別處又稱撒殫為「擋路者」、仇恨世人的「敵人」,因為牠摒棄熱愛世人的天主。 我愈來愈訝異地發現,二十世紀才剛剛過去,許多人竟仍然懷疑聖經稱之為「魔鬼」的惡勢力的存在。難道希特勒滅絕種族的仇恨,僅僅出於人心的邪念嗎?一九三○年代,史達林在烏克蘭製造人為的大饑荒,導致數百萬農民被活活餓死,難道這只是病態想像力的結果嗎?其實,有一個更高的邪惡勢力在背後作祟。這股勢力也曾妄圖使耶穌落入其魔爪,那就是四十天荒野鬥爭的原因所在。 耶穌「受魔鬼試探」。「試探」在這裡是甚麼意思呢?對耶穌的試探包含了甚麼呢?首先,不是人們談起試探時最容易聯想到的情色範疇;其次,也不是關於人們失去節制,暴飲暴食。當然,這兩種試探都存在,而且非常不幸地比比皆是。 耶穌所面對的三個試探更嚴重,三個的焦點都集中於權力。歸根到底,耶穌畢竟是天主子。「那樣的話,就在大眾面前施展禰的權力吧!全力以赴,禰會百分百地成功!行個了不起的公開奇蹟吧,人人都會歡聲喝采!天下的一切權勢、普世萬國都屬於禰!當著眾人的面,從聖殿頂上跳下去吧!天主的天使會接住禰,大家都會對禰的神力驚歎不已!」 我們無法揣測這些試探是否在耶穌心裡激起任何波瀾,但是我們確知祂完全沒有屈服於權力的誘惑。祂不是來統御,而是來服務大眾。天主派遣耶穌來的目的,是為我們人類奉獻祂的生命。也許祂在荒野裡的四十天當中,就已經準備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擋路者」的仇恨,最終如願地把祂釘上十字架;所有參與動手行兇的人,充當了魔鬼的工具,但是耶穌原諒了他們。祂光榮地戰勝了魔鬼,不是靠權力、靠軍隊,而是靠著全心信賴天主的旨意。 試探在今天以甚麼面目現身呢?魔鬼運用許許多多巧妙的偽裝。牠最最擅長的詭計是採用小步驟,一點一點地引我們誤入歧途。所有的試探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看上去無比美好、無限憧憬,但最後只會留給我們失望與空虛。惟有走向天主才能讓我們獲得幸福,即使那意味著要克服種種阻礙。 反省與行動:
禮儀歌曲: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