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丙年 復活期第二主日(天主慈悲主日) 若望福音 廿19~31 默想: 若望在當年經常說這個故事,因為人們再三地向他打聽:「耶穌被高懸在十字架上瀕死時,是甚麼情形?當你發現祂──確切地說,祂的聖屍──從墳墓裡不翼而飛時,你的反應是甚麼?當你第一次再度見到祂時,你的感覺是甚麼?」 由於基督徒希望瞭解當初的情形,若望從那時直到晚年,一次又一次地講述這故事。宗徒們相繼去世,他們紛紛大義凜然地面對暴力,效法師傅,致命殉道。若望的兄長雅各伯,在耶路撒冷被黑落德.阿格黎帕王斬首(宗十二1),成為第一位為信仰犧牲性命的宗徒。時移世異,只剩若望還活著,他成為存世的最後一位見證人。他活到古稀之年,在第一世紀末壽終正寢。 若望在晚年時,開始執筆記錄早年所發生的一切。那個年代的寫作體裁非常精練,所以他只寫下他認為最重要的環節,而省略了諸多可以滿足我們好奇心的細枝末節。他對次要的「側面訊息」,絲毫不以為意。那麼,在若望的記憶中,復活日到底是怎樣的呢? 宗徒們宛若驚弓之鳥,插緊了門閂。儘管如此,耶穌還是進來了,而且站在他們中間!我認為若望試圖用詢問的方式提醒當年以及後來的基督徒:「你們不是也曾屢次有過相似的經驗嗎?當你們零星幾個人在『一週的第一天』相聚於彌撒聖祭時,可能感到徬徨不自在,耶穌不就出現在你們中間了嗎?雖然祂不像福音所描寫的,以有形的身體在耶路撒冷顯現,但是你們不是仍然感受到祂的臨在、以及祂給予你們的平安嗎?」 若望歷歷在目地記得「門徒見到主」的瞬間,以及每個人所感受的那種刻骨銘心的喜樂。門徒們在經歷了主耶穌被捕、被宣判、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些可怕日子之後,突然看到祂確實還活著、再次與他們同在,湧上心頭的那種喜樂真是無與倫比!你也一樣,每逢巨大痛苦、棘手麻煩臨頭,耶穌都會讓你知道:祂還活著,祂與你同在,祂不會離開你!這時,你同樣能夠感受到無比的喜樂! 若望提醒我們,從他的時代起,耶穌一直不停地遣發聖神到我們當中。我們在生命的歷程裡,在聖洗、堅振以及其它諸多聖寵的氛圍裡,時時領受祂的臨在。 若望特別提及他的宗徒夥伴──「存疑的多默」。若望一定曾經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必須看到、觸摸到,才會信以為真。我自己有時也像是「存疑的多默」,年逾古稀的若望會這樣對我說:「看,你也能觸摸耶穌,與祂相遇,尤其是當你關懷需要幫助的鄰人時,祂絕對『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反省與行動:
禮儀歌曲: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