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開始,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另一套主日講道集。此講道集為薛恩博樞機所撰寫。薛恩博樞機為維也納總教區總主教,奧地利主教團團長。他是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學生,曾任《天主教教理》七人編寫小組總編輯。譯者是丁穎達教授。希望能繼續滋養大家的性靈。 甲年 基督升天節:耶穌信守承諾 瑪竇福音 廿八16~20 默想: 今天是基督升天節,彌撒的讀經選自瑪竇福音的最後章節。這些經文有著廣泛深遠的含義;其迴響鑄成了世界歷史。這是耶穌全球性、無國界的委派:他們要到世界各地,使萬民成為耶穌的門徒,給他們授洗,教導他們主所吩咐的一切。與這經文相並列的,是一段難以理解的訊息: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由天主)交給了耶穌,就是涵蓋了所有的地方!沒有比這更清晰、更通俗易懂的講法了。 這場景發生在所有事情最初開始的地點:在加里肋亞,在耶穌和祂第一批門徒的家鄉那一帶,在能夠俯看革乃撒勒湖的山上,也就是祂原先解釋祂「行動綱領」——「山中聖訓」的地方。 當初有十二個宗徒;這時少了一個:猶達斯出賣了耶穌,之後絕望地自殺了。與此同時,耶穌被草率過堂,馬上被定罪,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路撒冷陷入大災難,群龍無首的宗徒們在恐懼、驚慌和無助中四散逃逸。 接著是難以置信的復活節清晨:墳墓空了!消息傳來,要他們回到加里肋亞,在那裡他們會見到祂。當他們真的見到祂時,有幾個還將信將疑。這也難怪他們,因為他們所經歷的每件事都太超乎常理了。 儘管還有不解和疑慮,他們仍然全力以赴地去執行耶穌的囑託:他們離開家鄉加里肋亞,「直到地極」,把耶穌的福音傳給萬民。果然,在今天,大概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角落,福音不曾傳到過。 其實直到今天,疑慮也並沒有絕跡。到處傳播福音,真的是件好事嗎?真的有助益嗎?福傳員真的一直在傳耶穌的福音嗎?他們真的沒有常常在配合世俗權勢的利益需求嗎?我們這塊土地當初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在羅馬帝國時代,戰士們(像聖佛羅里安)和僧侶們(像聖瑟威理)是否先住下來然後再傳教的呢?後來愛爾蘭隱修士們又怎樣來到奧地利傳福音,更新這裡的信仰呢?到了十九世紀,成千上萬的人怎麼會告別我們的祖國,遠赴他鄉異地去做傳教士呢?時光流轉到今天,來自亞洲、非洲和美洲的信友們,又怎樣用日久彌新的原始福音,再次提醒我們這些生活在基督化將近二千年的歐洲的人民呢? 他們都接受了耶穌的派遣,並且付諸行動。那就是福音如何確實地被傳揚,「直到地極」。 以奈及利亞為例,我親眼目賭愛爾蘭傳教士們工作所結出的豐碩成果(就像他們的前輩一千年前在奧地利的功績)。他們在那裡栽種下一個蓬勃興旺的年輕教會,那教會不僅能自給自足,而且還派遣傳教士到非洲其它各國。 當我們探討基督宗教歷史中傳教士部份時,如果一味強調曾發生過的種種負面因素,那真的非常不公平。二千年來,耶穌願萬民成為祂門徒的指令,被不遺餘力地化作行動,這難道不壯麗嗎?更了不起的是,耶穌信守祂的承諾:「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要是沒有這保證,基督徒的傳教事業絕對不會成功。我在奈及利亞的所見所聞,正是傳教成功的祕訣:人們不是膚淺地接受一種說教;他們的信仰直達五內,他們在生活中經歷信仰,因此印證一個事實:基督真的與我們在一起,永遠跟我們在一起。耶穌確實信守了祂的承諾。 —————————— 聖瑟威理St. Severinus是第三位留下名字的科隆總主教,任期長達五十五年之久,為教會貢獻極其卓越,四○三年辭世。慶日是十月廿三日。 反省與實踐:
信友禱文:
禮儀歌曲建議:
關於禮儀的建議與提醒: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