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甲年的瑪竇福音,以24-25兩章的末世論,結束耶穌的宣講。禮儀年、甲年最後三個主日,都採用瑪竇第25章的比喻。上主日是十個伴娘的比喻,下主日耶穌君王節要看君王執行最後審判,本主日則聆聽塔冷通的比喻。這二個比喻互相補充,指出普世君王將來開庭審判時,會根據什麼標準來判定是非曲直:燈與油,即信德與行為,須二者兼顧;每人接受的塔冷通是多是少,無關宏旨,善用生命的主宰所給的禀賦來謀生營利,就是對人間社會有所貢獻,才是每個人該努力以赴的。上主日已解釋過十個伴娘的比喻,今天再看塔冷通分配不均,及其後果的比喻。《新約聖經樂仁譯本》解釋瑪十八24已提及的「塔冷通」是什麼: 「塔冷通」是原文音譯,指羅馬時代最大的貨幣單位,等於六千銀幣,是一個工人十六年的薪金。而一個銀幣(原文音譯德納),約等於工人一天的薪金。本主日的比喻說:「14天國又像一個人要出門遠行,便叫他的僕人來,把財產交托給他們。15他按照每人的才幹,把五個塔冷通給第一個僕人,兩個塔冷通給第二個,一個塔冷通給第三個,然後他便動身走了。16那領了五個塔冷通的僕人,立刻拿去做生意,又賺了五個。17那領了兩個塔冷通的也是這樣,又賺了兩個。18但那領了一個塔冷通的僕人,卻在地裡挖了個坑,把主人的錢埋起來。 19過了很久,那些僕人的主人回來了,要和他們算帳。20那領了五個塔冷通的僕人前來,呈上另外五個,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個塔冷通,你看,我用它們又賺了五個。」21主人對他說:「做得好!你是忠信的好僕人,既然在少許的事上忠信,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福樂吧!」22那領了兩個塔冷通的僕人也前來,呈上另外兩個,說:「主啊,你交給我兩個塔冷通,你看,我用它們又賺了兩個。」23主人對他說:「做得好!你是忠信的好僕人,既然在少許的事上忠信,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福樂吧!」 24最後,那領了一個塔冷通的僕人也前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個嚴厲刻薄的人。你在沒有播種的地方也要收割;你在沒有投資的地方也要獲利。25所以我害怕起來,就把你的塔冷通埋在地裡。你看,你的錢還給你。」26但是主人回答說:「你這個懶惰的惡僕!既然你知道我在沒有播種的地方收割,在沒有投資的地方獲利,27你就應該把我的錢存入錢莊,當我回來時,可以連本帶利收回!28如今,把他的塔冷通拿來,交給那有十個塔冷通的。29因為凡已有的,還要給他更多,使他綽綽有餘;而那沒有的,連他原有的也要被拿去。30至於這個無用的僕人,把他丟到外面的黑暗裡去,在那裡有哀號和咬牙切齒!」 讀經一,《箴言》三一10-13、19-20、30-31:為配合本主日福音所講的塔冷通比喻,讀經一採用《箴言》這部智慧書,最後一章所描述的賢慧的家庭主婦,把她當作善用塔冷通的模範,是很恰當的。這篇描述共有二十二節(箴三一10-31),今天的彌撒讀經一,只選讀其中八節(《牧靈聖經》譯文): 「10賢慧的妻子到哪裡去尋找?她的可貴勝過世上珠寶。 在這八節經文中,值得注意的是20和30二節所表達的豐富內涵:賢慧的家庭主婦不僅把全家大小照顧得妥妥貼貼,且走出家門,幫助社會上的窮人,救濟無助的人(20)。她能做到這種種,歸根究底,無非是因為賢慧的女子一生敬畏雅威,以色列的上主、天主(30),因為以色列的上主,是憐憫弱小者的天主。 讀經二,得前五1-6:從常年期第29主日開始,本禮儀年的讀經二,都選讀保祿寫的第一封書信:得撒洛尼前書。本主日已讀到最後一章,第5章。保祿在以「勸勉與問候」結束本書信以前(12-28),先在此略談「基督徒的期待」(1-11):「1兄弟姊妹們,至於時刻與日期,無須給你們寫什麼了。2因為你們自己清楚知道,主的日子來時,就像夜間的盜賊一樣來到。3當人們還在說「平安穩定」時,便有災難突然來到他們身上,好像待產婦女的陣痛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4但是,兄弟姊妹們,你們不是在黑暗裡,以致那日子像盜賊一樣突襲你們。5你們全都是光明之子,是白晝之子;我們不屬於黑夜,也不屬於幽暗。6所以,我們不可像別人那樣沉睡,卻要醒悟謹慎。」(《新約聖經樂仁譯本》譯文)。 樂仁譯本加註說,保祿談「主的日子」,不說主「很快」要來,而強調祂會「突然」來到。他用的比喻取自福音傳統,如:夜間的盜賊(瑪二四43-44;路十二29-30;默三3),孕婦的產痛(若十六21)。主的來臨使人驚慌,但每個人的遭遇不同,得看人有無準備。對立的圖像表達準備的狀況:光明與黑暗,白晝與黑夜,警醒與沈睡;這邊是「你們與我們」,那邊是「別人和其他的人」。後者指沒有為主的日子作準備的人,遠離天主的人,只靠自己的人,還有自我欣賞而大言「平安穩定」的人(3)。他們屬於黑夜和幽暗,貪睡、醉酒、放縱(5-7)。主的日子一到,「災禍突然降到他們身上,絕逃脫不了」(3),他們必受懲罰(9)。至於基督徒,「你們和我們」不會為那來如盜賊的日子恐慌,因為我們不屬於黑夜,而是「光明之子和白晝之子」(5);天主「預定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獲得救恩」。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