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房志榮神父
  在新的禮儀年度的開始,我們特別邀請聖經大師房志榮神父,為大家主筆接下來三年讀經循環的「讀經默想」專欄。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復活期第三主日 伯鐸首次講道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本主日彌撒三篇讀經,兩篇都是伯鐸在講耶穌。讀經一,宗二14,22-33,是他的第一篇講道,在五旬節、聖神降臨後,給以色列人講納匝肋人耶穌的事。讀經二,伯前一17-21,是給小亞細亞信友寫信,講羔羊基督的寶血。伯鐸的第一次講道,路加編寫在宗二14-41裡,今天選讀的22-33節可分四個段落來讀:
一、介紹納匝肋人耶穌這個奇特的人:「22以色列百姓們,請聽我的這番話:天主派遣了納匝肋人耶穌,在你們當中行奇蹟、徵兆和異能,這些你們都知道。23然而,你們把祂交了出去,通過外邦人的手,把祂釘在十字架上殺死祂,這些都應驗了天主預定的計畫。24但天主復活了祂,解除了祂死亡的痛苦;死亡的王國不能拘禁祂。」以上三節說出了耶穌的生活、死亡、復活,十分精簡扼要。

   二、伯鐸引用聖詠第十六首,作為復活的預言:「25達味提到祂時曾說:我總把上主放在眼前,祂在我右邊,我絕不動搖。26因此,我心愉悅,我舌歡暢,我的肉身會在希望中安息。27因?不會遺棄我的靈魂於陰間,也不容許?的忠誠者遭腐朽侵蝕。28?指引我認識生命之道,因?的臨在,我充滿喜樂。」詠十六是一首十分生動感人的聖詠,所引用的是8-11最後四節,詩人表達對主的絕對信賴:只要有主在,必沒有恐懼,心口歡愉,死亡是安息,將有重生的一天。

   三、伯鐸把聖詠的話歸給達味聖王,說達味的這些話不是指他自己說的,而是預言默西亞的復活:「29弟兄們!請讓我給你們說說我們祖先、達味的事,他死了,安葬了;他的墳墓至今仍在我們這裡。30他既是先知,知道天主發誓要從他的後裔中,選立一位登上他的寶座。31因此,當他講論他不會被遺棄在陰間,他的肉身不會腐朽時,他已預先見了默西亞復活。」伯鐸是在給自己的同胞講道,「我們祖先達味」這稱呼多親切!「他的墳墓仍在我們這裡」大家今天還能看到。

   四、最後32-33兩節,是伯鐸以見證人的身分肯定耶穌復活的事實,不過說法非常豐富,包羅萬象,把父、子、聖神,即天主聖三都說出來了,同時又有「我們都是見證人」,「你們所見所聞的」等,真是一場天人大會合,天與地的一次相迎相遇。的確如此,因為耶穌以死亡戰勝了死亡,以犧牲克服了邪惡,他真從死人中復活了:「32這耶穌,天主使祂復活了,我們都是見證人。33祂被舉揚至天主的右手邊,由父領受了恩許的聖神。如今你們所見所聞的,正是他所傾注的聖神。」

  讀經二,伯前一17-21,繼續上主日所說的「因為你們必達到信仰的目的,即你們靈魂的得救」(一9),而規勸信友們說「你們該是聖的!」17-21五節經句,可分二段來懂:前三節說天父大公無私,人該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了無瑕羔羊耶穌為人所流的寶血,人的道德生活十分珍貴:「17你們所呼求的父不偏袒,祂按各人行為來審判;所以你們隨時都要注意世俗暫居生活的種種言行舉止。18要知道:你們已從先祖承襲的那些沒有意義的形式中解脫出來,所付出的代價不是金銀這些會變質的東西,19而是用基督—無瑕的羔羊所流的寶血救贖出來的。」把倫理道德與天父和基督關連起來,是基督徒生活的特徵。

   後二節20-21,把剛說過的人與天主的關連,說得更清楚、更具體:「20祂是創世以前天主就預定好了,直到最後的日子才顯現給你們。21因了基督,你們相信那使祂從死者中復活,並賜祂無上光榮的天主,為此,你們的信德和望德都將歸向天主。」20節說明耶穌的先存性:在天主創造世界以前,已預定了祂。祂降生成人,為人類是最後的日子。21節把這末世推向更深遠的末世:天主使祂從死人中復活,且給祂無上的光榮。這就值得我們相信、盼望了,這信德和望德都歸向天主:父、子,和聖神。可見,伯前的基礎是耶穌復活、基督信仰的根。

  今天的福音選讀,路二十四13-35,可分幾個主題來默想。耶穌的門徒因耶穌去了,灰心喪志,滿面愁容(17),厄瑪烏的二位門徒卻遇到復活的基督,並且在分享聖言(27、32)和擘餅時(31、35)認出祂來。在今天的教會生活裡也是如此:信徒們會晤耶穌,誦讀聖經時發現耶穌,因為聖經無論舊約或新約,都在講耶穌的故事;在信友領聖體時(擘餅35宗二42)迎接耶穌,聖體中的耶穌來到每人心裡,和他們的團體中。這樣,往厄瑪烏去的二位門徒,代表了千千萬萬耶穌的門徒或認同耶穌的人:他們必須放棄一個有權有勢、國家至上的默西亞(19、21),而要信靠另一個默西亞,他走的是穿越痛苦,進入光榮的路(26)。

   19-21三節把福音的主要命題交代出來:耶穌是先知(路四24七16十三33);是民間首領造成耶穌被判死刑(十九47-48);人們都期待耶穌來拯救以色列(一68二28)。這使人想起《宗徒大事錄》中,許多長篇道理所發揮的主題:耶穌的大能、當權者的對抗、耶穌被人害死等。二位門徒這樣談論耶穌,是因為他們在耶穌身上只看到「人」,不錯,一個天主的人,像所有的先知一樣(參閱撒上九7)。他們二人,聽過耶穌講道,看過耶穌行奇蹟,十分欽佩,因此他們期待耶穌從羅馬人手中救出天主的選民,重建以色列的天主王國(一68二38二一28)。

   25-27三節是耶穌在路上說的話,表示二位門徒不懂苦難的意義,就像耶穌在世時,預言自己的苦難,不為那十二人瞭解一樣(九43-45十八34)。現在耶穌回到聖經,用天主聖言,指出默西亞必須先受苦、然後才復活的上天旨意(路加把「必須」二字特別用在「苦難」上:十三33十七25二二37二四7、26)。

   32節是一個很好的綜合結論:「他們彼此說道:『祂在路上跟我們說話,給我們解釋經文時,我們的心不是燃燒得火熱的嗎?』」疑惑和誘惑都因瞭解聖經所啟示的天主計畫而雲消霧散了。門徒們在認識耶穌的那一刻,意識到他們在路上有過的寶貴經驗:那股神火,原來是跟復活的耶穌內心交會的成果。當日耶穌講道時,說過祂渴望點燃並擴散的火(路十二49),現在終於點著了:復活的耶穌開啟門徒們的心智,叫他們把握聖經的真意和原味(路二四31、32、45)。


反省與行動:

  1. 我明白耶穌所說的,默西亞必須經歷苦難,才進入光榮的意義嗎?
  2. 當經驗不到天主時,我是否也像厄瑪烏兩位門徒一樣失望,想要逃走,放棄信仰的追尋?
  3. 我常在聖言和感恩聖事中,體驗到主的臨在,生命因而發生改變,並且勇敢地為祂作證嗎?

禱文:

  1. 請為新教友祈禱。厄瑪烏兩位門徒與復活的基督相遇之後,內心火熱,生命徹底改變。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每一位基督徒,特別是新教友,常能在聖言和感恩聖事中,與主耶穌深度契合,生命得以更新和聖化,走向永生的光明。
  2. 請為核四議題與能源政策祈禱。核四的存廢和能源政策,深深影響台灣的未來。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政府和全體人民,對核四議題和替代能源方案,能理性的周密考量,明智判斷,兼顧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做睿智的決定。
  3. 請為各地天災人禍的平息祈禱。伊拉克自殺炸彈,烏克蘭政局持續動盪,不斷破壞和平;美國中南部龍捲風和加州旱災,新疆沙塵暴,也重創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相關政府,能智慧、寬容地圓滿解決各地的紛爭;並使各地的天災早日平息,讓生者和亡者都得享平安。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中文版日文版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房志榮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