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路加筆下的耶穌,是一位機會教育的良師。在路9:51-19:28這一大段當中,耶穌與門徒們從加里肋亞走向耶路撒冷;路途上遇到的各種人,經歷的許多事情,都是這位良師施教和講道的好機會。在上主日的福音中,耶穌在法利塞人家中坐席,講了如何作客和請客的道裡。今天的福音選讀則教導:「大批群眾跟著耶穌上路,祂就轉過身來說:『誰來跟隨我,若不是愛我多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子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誰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我走,都不能作我的門徒。』」(《四福音》,樂仁出版社。14:25-27) 耶穌是何許人也?竟提出這樣的要求!對了,問題就在這裡。祂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以前祂就說過:「你們以為我來是為給世界帶來和平嗎?不,我告訴你們,是帶來分裂!從今以後,一家五口會分裂:三個反對兩個,兩個反對三個。他們將要分裂:父親反對兒子,兒子反對父親;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婆婆反對媳婦,媳婦反對婆婆。」(12:51-53)在請客的比喻中,被請的人一個接一個找藉口推辭,各有各的理由,其中一人說:「我剛娶妻,所以不能去。」(14:20)可見,父子、母女、婆媳外,妻子也能阻礙人接受天主的邀請。今天的福音還加上了愛自己的性命,不能勝過對耶穌的愛。這如何說呢? 耶穌用兩個比喻作答:「你們當中若有人想建一座塔,難道不是先坐下來計畫要付出多少,有足夠的資金完成工程嗎?否則,打了地基卻不能完工,看到的人就會譏笑說:『這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14:28-30)再看另一個比喻:「或者一個國王要與另一個國王打仗,難道不是先坐下來計畫,出兵一萬能否抵抗兩萬敵軍?如果不能,該趁著敵軍還遠的時候,派遣使者前去求和。」(31-32)講完兩個比喻後,耶穌所作的結論,最叫我們吃驚,祂說:「同樣,如果不捨棄自己擁有的一切,誰也不能作我的門徒。」(33)這一結論的弔詭或悖理在於:建塔要有足夠資金,打仗需要龐大軍隊,做耶穌的門徒卻須捨棄所擁有的一切。 耶穌講的道理,我們聽來像是悖理:我們要的是富、是強,耶穌要的卻是貧窮、弱勢;我們把親情、夫妻情緣視為至上,耶穌卻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祂環視四周坐著的人說:「看,這就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凡遵行天主旨意的,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谷3:33-35)至於夫妻,路加記載耶穌說過,為了天國,人也可以捨棄妻子:「耶穌對他們(門徒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為了天主的國而捨棄了房屋、或是妻子兄弟、父母子女的,沒有不在今世就得更多倍,並在來世得到永生。』」(路18:29-30)本主日的讀經一,智9:13-19裡的最後一句話「賴智慧而得救」,所指的智慧應該就是這種常人所認為的「悖理」。 我國古人懂得「大義滅親」的道裡,舊約先知說「人的仇敵是自己的家人」(米7:6),耶穌甚至空虛自己,服從至死,死在十字架上(斐2:6-9)。父愛耶穌,要祂死在十字架上,祂服從至死。現在耶穌要求跟隨他的人,也背起各自的十字架走在祂後面,不是很合理的嗎?只有十字架的智慧能使我們得救。(智9:19)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