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實用篇 交流坊 禮儀電子報 關於我們

 

 

 

 

 

聖像與信仰

錢玲珠

  神是美麗的唯一根源。(智13:3)

  信仰,是神人之間美麗的遇合,在人心中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這珍貴的信仰可以由三種途徑來傳遞:聖經、聖傳,與聖藝。其中,人對神要抒發深濃的欽崇敬畏之情,或是表達我們的信仰,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聖藝:把信仰的內涵,或簡單、或深刻的以圖像描繪出來。而在文化不普及,文盲眾多的時代,以圖像來表達信仰、傳遞信仰,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於是,聖像,就成為基督宗教世界中美麗的無聲之教。自古至今,我們可以由這些對信仰的藝術表達中,看見不同世代的基督徒,與基督的關係、信仰的內容,以及信仰生活的面貌。

  筆者曾於《神思》44期,撰述「千禧年 話聖像」一文。界定聖像畫的範疇,1並依循歷史脈絡,介紹聖像畫及其精神內蘊,以及期許未來聖像畫的本地化。本文,就站在這基礎上,更進一步,由「聖像激發信仰熱忱」、「聖像融入信仰生活」、「聖像詮釋信仰內容」、「聖像反映禮儀真貌」、「聖像蘊含文化色彩」、「聖像反省信仰狀況」六個幅度,來探討「聖像與信仰」。2

聖像激發信仰熱忱

  基督的教會,在主曆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發「米蘭詔書」之前,是一個受難的教會。基督徒隨時可能被抓、被羞辱、被凌虐、被丟進鬥獸場,他們的生命和尊嚴,被殘酷地剝奪和踐踏。但是,在這樣險惡的情勢下,大部分的基督徒仍然堅守信仰,並以圖像表達信仰,不僅傳揚心中所信,也藉以凝聚教會團體,激發信友的信仰熱忱。這些簡單、原始的圖像,常常可以在當時的家庭教會、地下墓窟……中看到。大體說來,這些圖像可以分為:象徵性、人物性、故事性……等幾種。

  象徵性的圖像,是聖像畫的緣起,透過教會的象徵,信友不僅宣認自己的信仰和基督徒的身分,也藉以更活在信仰的氛圍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以魚表達耶穌基督的身分; 3以長青樹、孔雀(鳳凰、不死鳥),表達永生和復活;以棕櫚枝表達凱旋;以十字形的船錨表達救恩的希望;以船代表教會;……。4
人物性的圖像,則以基督為主,還有聖母、聖人、宗徒,和一般基督徒的畫像。初期教會,還在嘗試給基督的圖像找定位,因此,可以見到聖伯多祿大殿地下墓窟中,借用太陽神宙斯的像,轉化成基督的圖像,以示基督是「義德的太陽」。此外,還常常見到各種類型的基督善牧圖,以基督是善牧,來激勵教會的羊群好好跟隨牧者基督。而高舉雙手祈禱的婦人像,也十分普遍,提醒教友,在艱困的時刻,更要虔敬祈禱,獲得恩寵和力量。 5
  至於故事性的圖像,幾乎都取材於聖經故事,基本上,是傳遞及深化信仰的元素。最後晚餐的題材,是常常見的;餅和魚的標記,也訴說著這個生命之糧的奧蹟。 6約納先知的故事,顯示天主的慈愛,並勉勵人要積極承行天主的旨意; 7耶穌治癒癱子的故事,更鼓勵人要不斷信靠救主基督。 8每一個用圖像表達的聖經故事,都是一把把鑰匙,引領人在信仰的聖殿中,一步步登堂入室。

  自初期教會在教難時期就開始發展的聖像藝術,不僅激勵了那個為信仰受苦的時代的基督徒的熱忱,此後的世世代代,聖像藝術也都是信友靈修道路上的重要支柱。藉由聖像,可以更容易激發人內在的情感,划向信仰的深處。林布蘭特在1968-69年的畫作「蕩子回頭」,就曾幫助多少人體會天主的慈愛,而衷心的一再悔改、皈依。 9

聖像融入信仰生活

  就東方教會而言,聖像畫(icon),一直是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和生活緊密相扣。東方教會認為:聖像畫的作用不在於表達今世的短暫之美,而是彰顯來世的永恆之美與光榮。因此,聖像畫只有兩度空間,而無「透視」的立體之感。顯示聖像畫的情境,是一個改變了的新世界,並且保證我們的末世希望將會實現。10 於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聖像畫,提升人的性靈,渴慕天主之國的新世界、新生命。不僅聖堂壁面的每一吋空間,都畫滿各種聖像,信友家中也供奉著許多聖像,教友身上,還隨時攜帶著聖像。初生的嬰孩要在聖殿的聖像前奉獻;教友亡故出殯時,棺木上也放著聖像。可以說,在東方教會中,不可一日無聖像。信友由出生到死亡,整個生命,都與聖像息息相關。 11

  由於聖像畫是無言之教,又充滿藝術的美感,因此,西方教會也越來越重新審視聖像畫在信仰上的意義與重要性,而日益重視聖像畫的功能。筆者赴美進修時,無論在華府、芝加哥、或是波士頓的聖堂、校園、修會中,常常看見聖像畫,讓人流連駐足。

  台灣地方教會於2001年,召開「新世紀新福傳」大會,第一年,執行的主題是「建立信望愛的家庭」,恭迎基督入王於家庭。筆者受邀與主教團合作,在台灣各教區介紹基督的聖像,並鼓勵教友在家中恭奉基督聖像,家人常於基督聖像前團聚、祈禱,奉基督為一家之主,從而加深和基督的關係。此外,在辦公室、社區、機關團體、校園,放置聖像,隨時和基督作靈性上的往來,也是另一種型態的聖化生活。
  2003年,台灣聞道出版社印行的年曆,以基督聖像作為主題,使聖像走進信仰家庭,融入信仰生活,也是這個運動的成果之一。

  香港聖母領報堂收藏著一幅1993年的「聖神降臨」聖像畫,描繪的不是兩千年前發生在耶路撒冷的奇異事件,而是聖神降臨於今天的香港。畫中領受聖神的宗徒們,都是華人;畫的背景,是香港的主教座堂和特有的摩天大樓城市景觀。12 對於在畫前祈禱的香港人而言,聖神降臨,不只是發生在遙遠的兩千年前,在遙遠的中東地區的歷史事件,而就是此時此刻,發生在香港教會的救恩事件!聖神,就降臨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生活中!

聖像詮釋信仰內容

  正如同禮儀上十分重要的概念:信仰律就是祈禱律和生活律:相信什麼,就如何祈禱、如何生活;同樣,聖像也是一樣,相信什麼,就畫出什麼、活出什麼。聖像,是幫助我們認識信仰、深化信仰的一道有力路徑。每一幅聖像,都蘊含著豐富的信仰內涵,耐人尋味,值得深思默想。

  十字架是救恩的核心標記,因此,歷代來,都有以十字架為主題的聖像畫。最有名的,當然是聖達米盎(San Damiano Cross)十字架。這尊當年在亞西西聖達米盎聖堂對聖方濟說話,如今高懸在聖嘉蘭會院的十二世紀的作品,十分生動。主角基督,赤裸地掛在十字架上,只有腰際圍著一塊象徵復活的白布。但不同於後世基督的容顏枯槁、痛苦,身形削瘦、扭曲的苦像,此處,基督雙目炯炯有神的張著、望著。基督身旁,有著當年歷史中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獻出生命時的聖母、若望宗徒、聖婦們環繞著,還有一語道破耶穌真是「天主子」的百夫長,以及刺透了耶穌肋旁的士兵。耶穌的肋旁,流出血和水:水,流成了聖洗聖事;血,流成了感恩(聖體)聖事。加上手腳的五傷,是基督為愛而毫不保留的奉獻自己的記號。他的死,換來了我們的生。在十字架的兩翼,天使們不勝驚異地在傳頌這驚天動地的救恩奧蹟。
  在受難耶穌的頭頂,象徵天國的地方,有一個紅色的小圓圈,圈中有一位身著象徵復活光榮的白色長袍,手握象徵戰勝黑暗與死亡的光榮十字權杖,快速奔跑,以致圍巾飄動的人物。他是誰呢?正是基督!復活後的基督,仍然為救恩大業,奔忙不息。在他周圍,一群天使正歡欣地迎接基督光榮升天!而在這一切之上,天父的手,象徵宇宙之主,在悅納並祝福這一切。 13
  那麼,讀畫的我們在哪裡?我們彷彿正參與這將近2000年前的救恩歷史的核心事件,見證著這改變人類生命、偉大的逾越奧蹟;也彷彿聽見基督正像當年召叫方濟一樣,也召叫著今天的我們,去整修聖殿,重整我們這些聖神的宮殿;去傳報福音,宣揚天國來臨的好消息!
  我們在這十字架前,也可以追隨聖方濟,一起祈禱:

  至高光榮的天主,請光照我幽暗的心靈,賞賜我正確的信德,篤定的望德,和成全的愛德;洞察力和智慧;好讓我能永遠遵守你神聖且確切的誡命。阿們! 14

  除了十字架的奧秘,基督一生的救恩事件,也是常常在聖像中被闡釋的主題。尤其是他的降生奧蹟和逾越奧蹟。台北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收藏著兩個由不同的小聖像所組成的十字架。其中一個的主題是基督的降生奧蹟,另一個,則是逾越奧蹟。在降生奧蹟的十字架中,包括了預報救主基督誕生、聖母訪親、聖母與若瑟赴白冷、耶穌聖誕、東方賢士來朝、獻耶穌於聖殿、耶穌受洗,七個救恩事件。而逾越奧蹟的十字架,則包括耶穌榮進耶路撒冷、主的晚餐、十字架上的祭獻、耶穌復活、復活的基督顯現給婦女,五個救恩事件。我常在課堂上或演講中,用這兩個十字架來說明禮儀的精神,或介紹耶穌基督。圖、言並行,效果遠大於單純的講述。聽者藉著這兩組聖像畫,非常容易明白並接受我所要宣講的訊息。

  我們常在古今中外的聖堂中、書本上,看見各種類型、材質、尺寸的聖像,內容有聖經故事、教會教導、聖母和聖人的態像……。它們都是用最美麗的方式,詮釋信仰內容,並吸引人走向基督。

聖像反映禮儀真貌

  聖像畫中,常反映出作畫時代禮儀生活的真實面貌。最明顯的例子,是拉文納的兩個重要的洗禮堂:五世紀的主教座堂洗禮堂(The Neonian of Orthodox Baptistery, or The Baptistery of the Cathedral),15 以及六世紀的亞略洗禮堂(The Arian Baptistery)中圓屋頂(dome)的耶穌受洗圖。兩幅圖像都是耶穌裸身站立在約旦河中,洗者若翰為他施洗。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兩幅畫中,若翰的手都是放在耶穌的頭上,很明顯的,是依當時按住受洗者的頭,使受洗者全身都浸入水中三次的洗禮習慣所描繪。但前者的圖像在二十世紀中葉改建時,卻改為若翰手拿盛水器,往耶穌的頭上澆水,這已是後代舉行洗禮的方法了。 16

  此外,1988年,由Zenon隱修士所繪的「紀念俄羅斯民族接受基督信仰一千週年」的聖像畫,是一群男女老幼,在河中受洗的圖像,也可以得知,第十世紀末,俄羅斯舉行洗禮時隆重歡樂的場景。 17

  也有許多聖像,記錄了感恩禮在歷史長河中的不同風貌。感恩禮的緣起,當然是基督的最後晚餐,自古至今,已不知有多少畫家,畫過最後晚餐圖。大體而言,多半是描繪聖經中記載的場景,如最享盛名的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在十五世紀末年所繪的作品。18 而藝術家主保,道明會士安吉利哥(Fra Angelico),在十五世紀中葉所繪的兩幅最後晚餐圖,已將之與感恩禮連在一起,耶穌在餐桌前派送聖體給跪領的門徒們,而且,聖體已是今日薄薄一小片麵餅的形狀了。 19
  以上這些圖,都還看得出最後晚餐的形貌,也有一些其他中世紀到梵二以前的感恩禮聖像,已完全是在禮儀的脈絡中,並且,可以見出當時禮儀空間的配置、主祭聖職是背對著教友舉行禮儀的作法,以及基督聖體真正在餅、酒形中臨在的信仰宣認。1320年,一本法文彌撒經書中的插圖,以及1939年,在山東濟南教區使用的《日課要選》插圖,都是例證。 20

  禮儀年,是基督徒跟隨教會的腳步,在一年的週期內,活出基督救恩奧蹟的韻律,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中。禮儀年慶祝的瞻禮,主要是和聖三、特別是基督的救恩事件相關的慶節;也包括襄助基督救世大業的聖母的慶節;以及充分和聖寵合作,為信仰犧牲、或活出基督生命來的聖人們的紀念。 21為了更能彰顯這些慶節的精神,幫助信友在禮儀中更虔誠的敬拜與慶祝,歷代以來,有太多精采珍貴的聖像畫作流傳下來。 22在東方教會聖像畫(icon)的傳統中,就有意蘊極豐富且系統完整的有關聖三、救恩事件、聖母、和聖人的畫作,除了禮儀空間中充滿這些聖像畫,還在特別的禮儀慶節中,陳設適合當天禮儀精神的聖像畫,供信友敬拜。 23

聖像蘊含文化色彩

  其實,早自初期教會,在不同的文化族群中,就有不同的聖像畫作。在歷史長河中,更留下許多氣勢磅礡的經典之作,如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在梵諦岡西斯丁聖堂的「創世紀」和「最後審判」的壁畫。24 在教會內外,都是膾炙人口,極富盛名的藝術精品。
  梵二大公會議之後,「本地化」成為重要議題,各民族的藝術家們,秉持信仰,更創作出許多和文化深度結合的聖像畫來,開出一條新道路,豎立一種新風格。也和現代人的生活、脈動更加貼近。我們且略加淺酌。

  大家可能對美國《國家天主教報導》(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週刊社在2000年甄選出的耶穌像的首獎印象深刻。畫中的耶穌,黑皮膚,厚嘴唇,貌似女子(此幅畫像的模特兒是位女性),神態莊嚴的看著我們。他站立著,身著黑袍、白外氅。黑袍,象徵人心缺乏愛;白外氅,表示耶穌為黑暗、冷硬的世界,帶來光明。耶穌的頭上有光環,表達他的聖潔;耶穌的左側,有一個「陰陽」圖騰,表達耶穌完美的和諧;耶穌的右側,有一支張掛著的羽毛,既表達他的全知,也象徵聖神,和美洲的原住民。 25
  這幅題名為「人類的耶穌」(Jesus of the People)的聖像,蘊含著「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豐美。耶穌超越性別的限度:雖然身為男性,卻也兼具女性的特質;超越文化的差異:陰陽調和,是東方的智慧;羽毛,是西方的威權(美洲原住民酋長的羽飾),耶穌皆融會於一身;正如以往,今天,耶穌仍然關心世人是否相愛,是否行走在光明中。他更垂顧弱勢;相較於白種人的優越,黑種人是較受貶抑的,於是,耶穌以黑人之姿出現。默觀這幅聖像時,我們看見出現在當代的,面對我們所處身的環境中的,和我們同歌同哭、一同呼吸的今日耶穌。

  而這幅聖像,讓我們聯想到非洲風格的聖像。非洲,可以說是在聖像本地化上,表現最亮眼的種族、文化群體。有太多作品,都深深震撼人心,或者能引人會心一笑。有一幅奈及利亞的「預報救主基督降生圖」,畫作的背景是草原,髮型、服飾都相當現代非洲的聖母,坐在石凳上。一位有翅膀的天使,跪在她面前,展示一封信箋,信箋之上,飛舞的是如白鴿狀的聖神。多麼俏皮又讓人喜愛的圖畫啊!在非洲大陸,這樣一幅畫像,一定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也立刻就明白「聖母領報」的意思。 26

  2000年七月,筆者赴印尼巴里島參加「東南亞禮儀年會」時,曾驚訝於印尼聖像的本地化是如此出色!後來,又到東北亞和東南亞開會,才發現亞洲的聖藝本地化,實在有出人意表的成績。

  而在華語教會,香港,早早就有米蘭外方傳教會(PIME)致力於聖像本地化的努力,不僅將聖像畫中的文字改變成中文,也將香港著名的建築物,畫進聖像畫中,讓人一見,便知是香港。港人見畫,更能體會基督實在親臨在香港的社會中、人群間。

  台灣的原住民,是在聖像的本地化上,最天縱英才的族群。台東的聖馬爾定堂,有許多畫在竹篾上的聖經故事圖像,畫中的耶穌是原住民,圍繞在耶穌身邊的大人小孩,也是原住民,都身著原住民服飾。屏東三地門的聖堂屋頂,畫的是原住民眼中的創世紀,色彩鮮豔亮麗。而最突出的,是台東土板天主堂的木刻聖三像,是真實的三位一體,身軀合一,只有一雙手,一雙腳,但有三個頭,共用四隻眼睛。軀體正中間,是發光發熱的太陽,象徵聖三的本質是光和愛。而聖三,正穩穩地站立在地球上,顯示他們是宇宙之主。這尊像,是這麼生動地表達出原住民所瞭解的聖三。 27

聖像反省信仰狀況

  聖像,對基督徒而言,不是為了欣賞的藝術品,而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信仰狀況,以及與基督的關係。

  台灣藝術巨擘楊英風大師,曾在1964年,雕塑過一尊耶穌苦像。十字架上的基督,心是空的。 28在像前默觀的人,立即聯想到:

  基督耶穌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6-8)

  基督完全空虛自己,空虛到毫無私心,一心顧念的,只是眾生飢渴。作為一個基督的跟隨者,我們又是如何呢?我們真能如同耶穌,眼中只有人而無我嗎?還是,我們其實為自己盤算的,遠超過為別人的思量呢?面對著為了我而完全空心的基督,我可以怎麼作,才能讓空心的祂,透過我,而彰顯給別人呢?

  芝加哥,是美國知名的大都會。Roger Brown畫過一幅「基督在1976年進芝加哥城」(The Entry of Christ into Chicago in 1976)的畫像。看畫的人,立即聯想到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城的盛況。當年,耶穌騎著小驢子進城,群眾高舉著棕櫚枝,夾道歡呼!甚至脫下外衣,鋪在地上,讓小驢兒載著基督踏過。此刻,穿著白袍的耶穌,不是騎驢,而是站在拖板卡車的平台上進城,並且向疏落地立在街道兩旁和道路盡頭的人揮手。路旁的人,有少數舉起手來回應,但多半,只是冷漠地站著。卡車前面,有一位,只有一位,拿著棕櫚枝,為耶穌的座車鋪設道路。
  在耶穌即將行經的道路一側,架設了一座觀禮台,觀禮台上有一位狀似總主教的聖職人員,兩位吉他手,和另外五位正拍手歡迎的顯要。但他們都只是站在原地,沒有人迫不及待地走下觀禮台,趨前去歡迎耶穌,向他請安。
道路的兩旁,靠近觀畫者的這一端,是餐廳和舞廳的低矮建築物;道路的另一面,在破曉晨曦中聳立的,是高樓大廈。大廈的窗口明亮,窗內人影,清晰可見。他們或在工作,或居家度日。絕大多數的人,都還停留在自己的窗內,照樣吃飯、跳舞、上班、居家生活。只有極少數的窗口是空的,這些房舍的主人,可能是聽聞基督要來,於是站在街上,歡迎基督。 29
  相較於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時的萬人空巷,今日的芝加哥,何其冷漠!彷彿這個城市的人,只是自恃己力的發展,完全不需要基督的臨在和全能。1976年,美國慶祝建國200週年。畫家在此時畫這樣的一幅圖,是頗有深意的吧!而若反觀我們自身,如果耶穌來到我們居住的城市,甚至我們的家中,我們會像匝凱,爬上樹去一睹耶穌的丰采,並迎他到家中,還完全悔改;會像耶路撒冷的群眾,熱情的迎迓基督嗎?還是像畫中的芝加哥人一樣,冷漠以對呢?耶穌真是我生命之主、我家之主、我的城市之主,或者只是我生命中的裝飾呢?

  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也需要自問:為我,基督究竟是誰?他給我生命、給我愛,又毫不保留的為我付出一切,我是如何回應他?

結語

  在21世紀之初的今天,反省聖像與信仰的關係,我們發現,這真是一條美麗的道路,而這美麗的源頭,就是基督。兩千年來,我們不斷用最美麗的方法,表達基督和信仰,邀請人來認識基督和信仰,也讓聖像融入我們的生活,激發我們的信仰熱忱,並在聖神的默感下,繼續創作和此時此地的文化相結合的聖像,反映我們信仰的狀況,以及禮儀的生活。
  願我們都能藉著這些彰顯天主的光榮、永恆的價值的美麗聖像,不斷祈禱,光榮天主,並走進基督生命的最深處!

聖像的美麗和色彩激發我的祈禱。
對我的眼睛來說,這是賞心樂事,
正如原野的景緻,激發我的內心光榮天主。
——S. Jean Damascene

——原文刊載於《神思》,60期,香港:思維出版社,2004年,24-40頁。

注釋:

  1. 為討論方便,需要先界定「聖像」的意涵及範疇:所謂「聖像」,在西文中是icon,源自希臘文的εικων,原義是肖像(image)或雕像、繪寫人物(portrait)。有人認為只有畫在木板上的才叫做聖像;但更廣泛的看法是:無論是畫在紙上、布上、木板上,是壁畫、馬賽克鑲嵌畫、或雕刻,只要是神聖的肖像,都可以稱為「聖像」。本文中論及聖像時,是採取從寬的界定法。
  2. 其實,聖像是一個整體,每一幅聖像,都自然涵攝這六個幅度。但為了討論方便,我們還是在每個幅度中,挑選一些特質格外明顯的畫作為代表來說明。但在行文之中,讀者自然可以發現它們之間無法切割的相關性。
  3. 「魚」的希臘文是:Ιχθγζ,是由 Ιησουζ(耶穌),Χριστοζ(基督),θεου(天主的),Υιοζ(子),Σωτηρ(救世主),這五個彰顯基督身分的希臘文的第一個字母所組成。成為基督徒彼此辨識身分的隱密又親切的標記。
  4. 請參閱:羅國輝,《在地若天》,(香港: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1999),78-79;賴瑞瑩,《早期基督教藝術》,(台北:雄師美術,2001),26-34;Robin Margaret Jensen, Understanding Early Christian Art, (London: Routledge, 2000), 139, 160。
  5. 請參閱:羅國輝,《在地若天》,80-82;賴瑞瑩,《早期基督教藝術》,35-58;Pierre du Bourguet, S. J., Early Christian Painting,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5), no. 12, 15, 39;Robin Margaret Jensen, Understanding Early Christian Art, 10。
  6. Pierre du Bourguet, S. J., Early Christian Painting, no. 2, 11;Michel Quenot, The Icon: Window on the Kingdom, (Crestwood, NY: St. Vladimir’s Seminary Press, 1991), 19;Robin Margaret Jensen, Understanding Early Christian Art, 47, 52;馬若瑟著,劉國清譯,羅國輝校正及補充,《聖域門檻----感恩(聖體)聖事》,(香港: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2002),EU7。
  7. Pierre du Bourguet, S. J., Early Christian Painting, no. 3;Robin Margaret Jensen, Understanding Early Christian Art, 11.
  8. John Dillenberger, A Theology of Artistic Sensibilities----The Visual Arts and the Church, (London: SCM Press LTD, 1986), 17.
  9. 何恭上主編,《新約聖經名畫》,(台北:藝術圖書公司,2001),86-89。
  10. 請參閱:安東尼•阿勒維所波洛斯神父著,任炎林牧師譯,《正教的精神與靈性》,(台北:天恩出版社,2002),109。
  11. Surgut Diorite, Faith, (Parkstone Press, 1994), 38-39, 100, 103, 135, 189, 214, 222-223; Jim Forest, Praying with Icons,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97), 92.
  12. Silvia Editrice, La Bellezza Salvera IL Mondo, (Milan: Arti Grafiche Torri, 1995), 81.
  13. 在東方教會的傳統中,聖像畫,是表達神學的,而非一般的藝術品。完成一幅畫作,是「寫」聖像,而非「畫」聖像。為了相對應,也為了凸顯聖像畫的真實意涵,此地的動詞,選用「讀畫」而非「看畫」。
  14. 有關聖達米盎十字架的說明,及聖方濟的禱文,請參閱:Michael Scanlan, T. O. R., The San Damiano Cross: An Explanation, (Steubenville, Ohio: Franciscan University Press, 1983);羅國輝,《在地若天》,94。
  15. 如此命名的原因是這個建築是在五世紀末Neone 主教任內完成,且有別於五十年後所建的亞略異端的洗禮堂,因此稱為「正統的」(Orthodox)。
  16. Gianfranco Bustacchini, Ravenna: capital of mosaic, 86-91, 97-100.
  17. 羅國輝編,《東西方教會入門禮圖片及歷代洗禮池式樣含意》,二版,(香港: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1998),157;Surgut Diorite, Faith, 9。
  18. Last Supper, (London: Phaidon Press Limited, 2000), 90-91.
  19. 同上,64-65,72-73。
  20. 馬若瑟著,劉國清譯,羅國輝校正及補充,《聖域門檻----感恩(聖體)聖事》,EU26-28。
  21. 請參閱:《梵二大公文獻》,〈禮儀憲章〉,no. 102-111。
  22. 請參閱:Leonid Ouspensky, & Vladimir Lossky, The Meaning of Icons, (Crestwood, New York: St Vladimir’s Seminary Press, 1999).
  23. Surgut Diorite, Faith, 111, 118, 120, 126, 215.
  24. Casa Editrice Plurigraf, 《羅馬—梵諦岡》, (Narni, Italy: Plurigraf, 1996), 106-113.
  25. Ron O’Grady ed., Christ for All People----Celebrating a World of Christian Art, ( Toronto, Canada: Novalis, 2001), 30-31.
  26. 同上,36。
  27. 這些聖像,請參看台灣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網站
  28. Ron O’Grady ed., Christ for All People----Celebrating a World of Christian Art, 124.
  29. Ron O’Grady ed., Christ for All People----Celebrating a World of Christian Art, 98-99.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