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坊」是一個開放給所有網友的園地。您所提供的寶貴的經驗、意見、想法,將與我們共同編織這個園地。我們歡迎所有對於教會禮儀有興趣、有經驗的朋友,提供資料﹙以及相關照片)給我們這個園地,好讓大家在網上交換意見,彼此鼓勵與學習。
 郵寄的方式一律採用電子郵件方式,我們的電子郵件信箱是:lc@mail.fju.edu.tw 。謝謝!  


乘著夢想、讓愛飛翔

劉桂雯姊妹

  畢業後,接獲人事公告,隨即來到了民風純樸的崙背鄉開始了我的使徒工作。

  崙背天主堂開教於1905年,迄今已逾百年,老教堂經歷歲月風霜而斑駁,而內部結構也因天災而受損,經多次整頓修繕後,問題依舊存在。也因著日益增長的教友人數使得現有的教堂空間不敷使用。就這樣,教區在深思熟慮之下,定案了百年老教堂的重建計畫。

  這個「重建計畫」讓我由衷地敬佩崙背天主堂當地的教友,為什麼呢?原本重建計畫預估經費兩千多萬元,崙背教友二話不說願意擔起三分之一的重建金額,也就是莫約七百萬元。但後來因著其他計畫,原本估計兩千多萬的金額一下子增加到四千五百萬。當這個消息落下後,有教友跟我分享說,聽到這消息之際,她整晚睡不著了,因為四千五百萬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要1500萬。

  一個以務農為主要產業的鄉下小鎮如何能拿得出這樣一個數字的巨額。這也就是讓我敬佩的地方,崙背教友並沒有因此巨額而打退堂鼓。老會長-鍾勸誘(誘伯)說,若這次不建,以後要再重建就難了。於是,打頭陣領大家往前衝。就這樣,崙背天主堂的教友從2014年4月起開始了在嘉義教區的募款接力賽,至目前為止已經跑了虎尾、土庫、西螺、埔姜崙、樹仔腳、四湖聯合堂區、民生堂等堂區。

  跟著跑接力賽的過程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例如:有新領洗的教友,整個家族都是非教友,但她卻回去家族去幫忙募款,家裡也都很支持幫忙捐善款;也有些家庭並不是很富裕的,但卻到處去幫忙一百兩百的請人家捐款;更有些80多歲的老爸爸老媽媽們,捐款之餘還對團隊比出一個讚,說:要加油!繼續衝下去;還有一位從高雄來麥寮六輕工作的先生,說開車路過,看到外面的重建計畫大看板,說他不是教友,但看到我們的教堂重建計畫,想為教會盡點棉薄之力.....這些小插曲激勵著我們為建造天主的聖殿,再艱辛也要繼續往前衝!

  造訪過的堂區中,有一所是跨嘉義教區,隸屬新竹教區的楊梅天主堂,當初接獲要到楊梅募款時,覺得很驚訝,這可不是跨隔壁一區而已,跨了好幾區呢,為何會與楊梅天主堂有淵源呢?

  事情是這樣的,老會長-誘伯的小兒子鍾瑪旭,是楊梅天主堂的教友,就在去年,楊梅天主堂的教友去參訪了幾所百年教堂,進行了百年教堂的一個巡禮,崙背教堂當然也名列在內,也跟楊梅堂教友們說了我們的重建計畫。而就在2013信德年閉幕禮儀,崙背教友們也去參訪了楊梅天主堂,從那時起,雙方搭起了友誼的橋樑。

  楊梅天主堂牧委會-白雁浦會長更是以行動來支持我們的建堂計畫,經主任司鐸葛助民神父認可,聯繫崙背天主堂傳協會-李日勇主席,邀請我們10月12日法蒂瑪聖母堂慶時,前去募款。白會長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說,沒帶錢沒關係,隔壁就是農會,有提款機。更是要大家翻開禮儀本,哥羅森人書三12-15..........在這一切以上尤該有愛德,因為愛德是全德的聯繫。

 

  在嘉義教區募款時,天主著實給了很大的恩典,募款團隊幾乎都是空著手就去收善款回來,只需帶著收據本。但跨教區總不能空著手就去收善款吧,於是就選了極富當地特色又實用的"米"來當義賣的品項(包裝上的建堂貼紙是虎尾天主堂前主席-吳全裕大哥贊助),本來訂了200包米準備去義賣,白會長說送來300包吧,要我們不用擔心,說一定不會剩下。果真,當天我們是空著手回來的。

    

  這次的楊梅天主堂募款之行,前一晚白會長說我們這樣舟車勞頓,很辛苦,歡迎我們到來,請我們吃了豐盛的晚餐,瑪旭哥更是請我們在他家中住下,就這樣一行五人,叨擾了!

 

  自四月至十月,短短的六個月,崙背教友的努力,在數字上反映出不爭的事實,至目前累積已達1300萬餘元;光是崙背在地教友(包含崙背旅外教友)捐款金額就超過了1000萬,這一切的努力全為了同一指標,打造天主聖殿,光榮天主聖名。

  距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我們還需您的支持、鼓勵、與祈禱;讓我們攜手「乘著夢想」、「讓愛飛翔」。

  願天主賜百倍賞報,給所有參與此重建工程的善心人士。

捐款專戶: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嘉義教區
捐款帳號:31248501
請註明:為崙背天主堂重建奉獻
電話:(05)2766371轉11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