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Steven W. Mosher】如同其他嬰兒潮出生的人一般,我出生在20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人口雙倍成長的空前盛況中。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增加得如此多,如此快:由1960年的30億增至2000年的60億。然而地球人數雙倍成長並非因為突然像兔子一樣快速繁殖,而是人類停止像蒼蠅一般成群死亡。1960-2002年間,全球生育率開始下降,由平均一位婦女生6個孩子,降到平均2.6個孩子。
為主張人口過剩(overpopulated)者而言,人口數總是爆增。但仔細看看,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幾十年來,生育率下降到前所未有的局面,由戰後的歐洲開始蔓延到全世界,包括拉丁美洲。聯合國最新預測顯示,全球人口數將緩慢上升,直到2040年達到76億人之後再開始下降。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每年明顯流失為數可觀的人口。細心地聽,人口驟降的悶雷已由平地響起。
哥倫比亞也開始亮起人口危機的警訊,政府矛盾的心態表現在表示對國內人口數量及成長均「感到滿意」,接著又批評目前生育率過高,在接受國外雄厚資金的援助下,必須採行「提供避孕」的策略,以降低出生率。本文中除了分析哥倫比亞人口政策所帶來的危機,也批評國外生育控制計劃的蠻悍作風,同時提出適當解決人口危機的方法。
* * *
拉丁人依舊可愛,但不再生育
就算拉丁美洲印地安小村莊早已消失,美國人心頭對拉丁美洲還是懷著這幅景象:一群光腳ㄚ的孩子圍繞著可愛的小媽咪。如今的拉丁美洲政府強力推出現代化新玩意兒──絕育運動,最近這幾年的家庭數目於是大幅減少。當美國人聽到現在拉丁美洲許多國家中,年輕家庭的小孩數目不會比毗鄰的美國家庭多,都甚感驚訝。拉丁美洲各國正眼睜睜地看著下降的出生率,而大部分國家的出生率正急速接近替代水平出生率(replacement rate fertility)。身為南美最大國的巴西,目前每位婦女平均只生2.25個孩子;墨西哥平均只有2.2。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的百姓生得更少。這些地方再也不是如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聯合國國際基金(UNFPA)和其他致力於這些地區人口數的機構所云:「孩子生得太多,無法控制」的景象。
哥倫比亞真的人口過剩?
比美國德州大兩倍的哥倫比亞擁有4,100萬人口,可是我們不能說哥倫比亞「人口過剩」。首先,人口學家甚至不清楚「人口過剩」的意思,沒有一個「操作型定義」(working definition);甚且,哥倫比亞的人口密度少於德州。不智的人才會說廣闊的德州「人口過剩」。
當人們說「人口過剩」,實際的意思是指「未開發」,然而哥倫比亞的經濟正在起飛,過去四年來財政緊縮的經濟政策看來將會繼續延用下去;另一方面,四十年來的人口控制政策並沒有帶來什麼可觀的經濟效益。總括來說,怎麼可以用透過人口政策消除窮人的方式來消除貧窮。
隨著人口成長水平停滯,哥倫比亞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攀上人口高峰,然後再下降呢?這就得依賴哥倫比亞的下一代生多少孩子而定,很難下定論。聯合國人口部的慢轉化目標(low variant of the U.N. Population Division)預測哥倫比亞人口數在2035年時,將達到5,350萬人的高峰,然後下降;中轉化目標則預測於15年之後達到頂峰,大約6,200萬人,然後下降。此處要討論人口成長和人口爆炸的問題都是不智的,問題並不在此,隨後所產生人口高齡化以及人口萎縮的問題才是人類的災難。
哥倫比亞目前的人口政策完全沒道理
目前聯合國人口部實施政府人口政策的調查結果發現,哥倫比亞的狀況似乎很矛盾。2005年時,哥倫比亞政府表示國內人口數量及成長均「令人滿意」,接著又批評目前的生育率「過高」,因此國家採行透過「提供避孕法的直接援助」方式,以降低出生率。
哥倫比亞政府的態度既矛盾又短視。矛盾在於人口成長唯有靠生育和外籍移民。哥倫比亞婦女平均一人生育2.22個孩子,同時在過去這幾十年內,又有數百萬人移民至西班牙,及鄰近各國。若目前的成長率如同政府所說的「令人滿意」,而且若是哥倫比亞正流失數百萬人,按理說生育率必須維持當時的水平,以便保持持續的成長。而短視在於哥倫比亞的生育率正朝向替代水平快速下降中。
發生在哥倫比亞的事也同樣發生在其他國家。一旦人民的教育水準提高,都市化,享受富裕的生活,生育率即下降。愈來愈多夫婦住在為孩子沒有經濟效益的都市,甚至更像中國人所說的:「得不償失」。因受教育而導致晚婚,並使得婦女有除了婚姻及家庭以外的選擇。為受過教育的夫婦而言,政府會提供老年給付,要出人頭地的方式就是不生孩子。為何要放棄第二份收入,就為了養一個沒有投資報酬率的孩子?至少就物質層面而言。若是政府保證使你遠離貧窮,為何要為了下一代,犧牲已經掌握在手上的未來?
從六十年代開始,哥倫比亞強力推行人口控制政策,美國及其他已發展國家均有意識地積極操縱,以便降低哥倫比亞的生育力。做為一個在財政、國防及經濟市場均依賴美國及歐洲的弱小國家,哥倫比亞領導人被強權收買,受命進行反出生計劃:由西方國家出資,從人工避孕到人工結紮,免費供應一系列強迫絕育的避孕方法。哥倫比亞人一直是高明的營銷計劃、高消費的健康活動、反家庭肥皂劇的實驗對象,活生生地被剝奪自己的生育自由。哥倫比亞政府近幾年來尤其受到來自聯合國人口部、國際家庭計劃聯盟(IPPF)和美國國際開發署所施加的壓力。
諸外國單位(如美國國際開發署)撥出了數億美元款項,大量投入哥倫比亞的生育控制計劃,但是這筆款子與為了生育教育計劃,所撥給全世界的1,000億美元比起來,還算不了什麼。試想為了消除工業及知識革命而投入數十億美元,這件事有多荒唐。我們正在製造大批成群老人的大海嘯,幾年之內將衝擊哥倫比亞,造成的災害將難以估計。
哥倫比亞該如何做?
許多國家國內尚有外資計劃,他們發覺並不適宜,而且要賠上自己的未來。以人數稀少的玻利維亞為例,如同德州一樣大小的國土散布了900萬人。針對國內4%的生育率,及一年2%人口成長率(近年來這兩個數字均下降),以民主方式產生的政府均感到滿意,尤其在這些事務上採取袖手不管的「不介入」策略。然而,人口控制機構並不以此為滿足。美國國際開發署等單位,有意識地在生育健康計劃上,向這個國家投入數千萬美元,以便更進一步降低其出生率。
當生育率漸漸接近替代水平,並且似乎逐步下降,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政策呢?首先,哥倫比亞政府應該拋棄生育率「過高」的過時觀點,這根本不是事實,並且要放棄說服少子家庭的夫妻採用避孕措施的政策。其次是告訴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和其他國外機構,哥倫比亞不歡迎他們的人口控制計劃。然後政府更要藉著制定友善家庭稅則,並透過扣除稅額,鞏固婚姻及家庭,肯定夫婦生孩子,對國家是一種貢獻。夫妻增產報國應該受到鼓勵。
註:Steven W. Mosher為人口研究中心(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主席
資料來源:PRI Weekly Briefing, 8 October 2007. Vol. 9 / No. 37
【若有任何疑問需要求得解答, 歡迎寫信給我們. 我們將於一週內回覆您. 謝謝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