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No CSE機構發佈的YouTube影片及文件,指出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簡稱CSE)存在十大危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18年修訂《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並引導各國政府實施全面性教育。然而,已有非洲和亞洲等多國反對全面性教育的內容。
本文件列舉了十項主要危害,指出從五歲兒童到青少年的不同年齡階段,全面性教育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危害包括了過早接觸性行為概念、挑戰傳統家庭觀念、以及宣揚社會性別和多元性傾向等意識形態內容。全面性教育可能導致年輕人在性方面過度好奇、缺乏自律,並形成對LGBTQ和墮胎問題的特定立場。
危害一:5至8歲兒童必須透過性行為來學習愛
全面性教育(CSE)的學習目標指出,人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愛和關懷,包括親吻、擁抱、觸摸,有時甚至透過性行為。No CSE指出這會對年幼兒童造成危害,因為他們尚未成熟到能理解發生性行為的正確條件,也缺乏足夠的自律來控制他們探索這些性行為的好奇衝動。過早接觸此類概念可能導致他們在不適當的場合模仿或探索性行為。
危害二:5至8歲兒童對家庭的定義必須包含同性結合
CSE課程要求兒童描述不同類型的家庭,例如非傳統家庭,並表達對這些不同類型家庭的尊重。這是在教導孩子們所有家庭結構都一樣好,並為宣揚LGBTQ意識形態是正確且有益的觀點。
危害三:9至12歲兒童必須描述如何感受性愉悅
CSE的學習目標包括描述人類如何透過身體接觸(例如親吻、觸摸、愛撫、性接觸)來感受到愉悅。教導小孩子性快感會導致兒童過早性覺醒,且他們缺乏足夠的自律來控制探索性快感的衝動。這可能導致不成熟的探索行為和潛在的心理困擾。
危害四:9至12歲兒童必須學習性刺激
CSE課程內容涉及兒童對身體或精神上的性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並要求描述男性和女性對性刺激的反應。No CSE提出擔憂,僅知道什麼是性反應,卻沒有教自我約束和冷靜的技能,會導致孩子們對性產生高度好奇心。因此,此類課程應有其限制,包括不應教導兒童性刺激的方式,否則兒童可能會透過觸摸自己或讓別人觸摸刺激他們來尋求性反應。
危害五:9至12歲兒童必須肯定跨性別意識形態
CSE課程要求兒童承認每個人都有社會性別身份(也就是生理性別可以跟社會性別不一致),且要欣賞自己的社會性別身份並尊重他人的社會性別身份。這意味著兒童必須肯定彼此偏好的社會性別是ok的。教室將成為肯定性別認同的環境。甚至這將使孩子們更有可能考慮透過對身體造成不可逆傷害的藥物或手術來「變性」。
危害六:9至12歲兒童必須相信人們有權利與任何人結婚
CSE課程要求兒童認同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是否、何時以及與誰結婚。這意味著年幼的兒童必須支持所有類型的結合,包括男同性戀婚姻、女同性戀婚姻,甚至可能包括多重伴侶關係。
危害七:12至15歲青少年必須學習非插入式性行為
CSE課程內容包括教導非插入式性行為也能帶來愉悅快感。No CSE強調,青少年應該被教導對性挑逗說不,而不是僅僅被教導如何減輕性行為的風險。考慮到青少年在荷爾蒙衝動方面的掙扎,應該盡量減少可能引起性反應的機會。
危害八:12至15歲青少年必須學習有些人際關係會變成性關係
CSE課程鼓勵討論親近關係有時會如何演變成性關係。No CSE認為,這已預設婚外性行為是允許的,青少年應該被勸阻過早發生性關係,而不是教導青少年這種變成性關係的技能。而且英文中的「性關係」使用複數(relationships),暗示可能涉及不只一個性關係。
危害九:15至18歲青少年必須成為支持LGBTQ和墮胎的積極分子
CSE課程要求青少年倡導支持性與生殖健康的人權法律,這些法律包括性傾向、社會性別和墮胎。No CSE指出,這類內容既作為知識也作為技能來教導,意味著青少年必須被訓練成為(支持LGBTQ和墮胎的)積極分子,卻不瞭解這些爭議性議題的所有觀點,這使他們成為不知情的激進者。
危害十:15至18歲青少年必須肯定恐同和恐跨的受害者 (15-18-year-old teenagers must affirm victims of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
CSE課程要求青少年認識到所有人都能愛他們所愛的人,並展示如何支持經歷恐同或恐跨的人。No CSE指出,青少年被教導要肯定同性戀和跨性別主義,並且只要持有不同意見就會被歸類為恐同和恐跨。
以上僅為全面性教育危害的「冰山一角」,更多資訊可在No CSE網站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