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Logo
首頁倫理專題YOUTUBEPODCAST
Hero Image

倫理專題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最迫切要做的,就是良心的總動員,以及同心協力,振興倫理,推動支持生命的運動。我們必須一起合作,建立一個新的生命的文化。」《生命的福音》通諭,95號

美國轉變全球維護生命的思考模式

作者:Stefano Gennarini(美國法律博士 J.D.)
日期:2025年4月17日

川普政府於4月7日至11日在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的會議上,徹底顛覆了聯合國數十年來在社會政策外交上的慣例。一項本應順利通過的聯合國人口政策協議,因美國官員對社會性別(gender)、全球政府以及墮胎等問題的疑慮而遭到拒絕。

美國明確傳達出強烈訊息:不願接受關於性與生殖健康、社會性別和聯合國發展目標的相關措辭。這些元素每年都會納入數十項聯合國決議中,過去三十年來,這些構成聯合國社會議題「重大談判」的核心內容,通常不會遭遇太大阻力。

這項長期存在的聯合國妥協機制可以簡單總結如下:自由派西方國家以「性與生殖健康」、「性別平等」及「國際發展」為名,在聯合國政策中推動性別意識形態與墮胎;而傳統維護家庭與生命價值的國家則默許這些用語,只要它們不帶來新的國際法律義務。

但美國政府此次明確表達,已不再滿足於這樣的妥協。

在為期兩週的談判中,美國政府對於「性與生殖健康」、「社會性別」以及《2030年議程》的相關措辭提出異議[1]。該議程是聯合國大會為期15年的發展協議,但也被廣泛批評[2]為逐步走向「全球政府」(Global Government)的趨勢。美國的立場在聯合國會議上被認為極為激進,以致幾乎沒有任何代表團真正將美國的警告視為威脅[3]。

當突尼西亞與哥倫比亞的代表向聯合國人口委員會提交協議最終草案時,其中仍包含美國自談判開始便反對的各項內容。因此,美國官員最終阻擋通過該協議。

其實,該委員會未能達成協議並非首次。每年都會因墮胎、性別意識形態及極端性教育課程觀念等議題陷入僵局。過去十屆會議中有七屆都未能取得共識。但今年的談判破裂與過往完全不同。

以往談判失敗的原因多是歐洲國家[4]堅持推動極端性教育內容,或傳統立場的國家[5]堅持必須承認各國對敏感社會政策的優先主權[6]。然而,今年這些問題根本不是爭議焦點。

本次草案包含了過去常見的折衷用語,理應可以順利通過。它既納入了西方國家想要的「性與生殖健康」用語,也加入了傳統國家所要求的「尊重國家主權」的限制性措辭。它甚至刻意排除如「消除貧窮」、「氣候變遷」、「發展權」、「以色列占領」與「制裁」等議題,這些都是美國代表團的紅線。這類決議在以往可謂司空見慣。[7]

本屆會議協議未能通過的唯一合理解釋,是川普政府拒絕維持現狀——即不再接受聯合國機構以「性與生殖健康」及「社會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為名,推動性別意識形態與墮胎。

這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重新談判聯合國社會政策,可望擬定出新的條件,尊重國家主權,並有利於家庭、母親以及未出生的胎兒。聯合國社會政策討論的新局勢,將影響今年預計敲定的數十項決議與策略計畫,並將指導聯合國機構未來多年的工作方向。

文章來源: C-FAM “ANALYSIS: Trump Changes Paradigm for Pro-Life Cause Globally”

譯者註:
[1]該2030年議程由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但美國於今年會議上提出批評。
[2]批評該協議的國家,如:美國、俄羅斯、伊朗、白俄羅斯、蒲隆地和奈及利亞等國家。
[3]指對墮胎和阻孕的威脅。
[4]如:瑞典、挪威、丹麥。
[5]如: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教廷等。
[6]各國對敏感社會政策,如:性教育、家庭政策、兒童教育。

[7]這類司空見慣的決議,通常都靠模糊與折衷語言拼湊出各國都不太滿意、但也不至於反對的文本。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感謝您捐款支持

郵政劃撥:19341893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請於通訊欄中註明: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或 救助胎兒專用)

彰化銀行009-新莊分行:55500123973-810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匯款註記:給生命倫理中心,或請來電告知姓名以為專款專用)

支票捐款-抬頭: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地址:24255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103號,生命倫理中心 救助胎兒收

 電話:(02)2901-7270#250, 258,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