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Logo
首頁 電子報  YOUTUBE  PODCAST
Hero Image

生命家庭電子報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以各種媒體平台、教學、舉辦活動、參與政府公聽會、發行生命家庭電子報等方式,推動倫理教育。幫助更多人理解生命的價值,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全面具體地實踐維護生命、救助胎兒的理念。

我要訂閱/取消訂閱

在自然失去胎中寶寶後,幫助父母面對傷痛的八種方式

By Antonio Guillem | SHUTTERSTOCK
作者:Michael Rennier神父
原載日期:2019年1月13日  更新日期:2022年6月8日

懷孕是一份祝福,是無數喜悅與憧憬的源泉。人們會想像未來的寶寶,給他取名字,佈置他的房間,為他購買他生命中第一批衣服和玩具。然而,自然失去胎中寶寶(fausse-couche,又稱:自然流產)則相反,是一場悲劇,常被壓抑在創傷的沉默中。大多數時候,經歷自然流產的女性、她的丈夫,以及他們周圍的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談論這件事,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求或給予幫助。自然流產往往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關懷。

自然流產的發生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常見。統計資料顯示,大約每四次懷孕就有一次以寶寶尚未出生就過早離世而結束。這樣的數字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許多婦女在面對這樣的打擊時,內心其實充滿痛苦與震撼。因為對她們來說,懷孕原本是一段充滿喜悅的旅程,從沒想過這份期待竟會被突如其來的悲傷所打斷。

Melanie Schwob是一位美國護士,她創立了一個支持團體,專門陪伴那些在自然流產中失去孩子的夫妻,她同時也在「Share」平臺上工作(這是一個全國性分享網站,經歷過類似失落的父母可以在這裡找到慰藉,護士、助產士和神父們也能獲得寶貴的建議)。她強調,在經歷這樣的考驗後,彼此之間建立分享與支持的重要性:「那些尋求支持的人,能夠慢慢走出痛苦,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忘記這段經歷,而是學會如何將這種失落納入自己的生命中。」

既然我們已經明白支持能夠帶來幫助和安慰,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以具體的方式去陪伴那些遭遇自然流產打擊的父母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1不要淡化對方的痛苦
我們先從必須絕對避免的說法開始。如果你的安慰話語以「儘管如此……」開頭,請不要繼續說下去。比如,千萬別說「儘管如此,一切還沒失去,你以後還能再試試」或者「儘管如此,你還有其他孩子」。與其用各種理由來淡化情況,不如選擇傾聽父母的心聲。請不要猶豫,鼓勵他們說出內心的感受,也不要迴避談起那個失去的孩子。因為和其他孩子一樣,這個孩子同樣重要。

2 帶去食物,幫忙採購
這些都是簡單而體貼的舉動,能讓母親有更多時間照顧自己。她剛剛經歷了一段身體需要負荷的懷孕期,而自然流產使這一切變得更加艱難。女性不僅需要情感上的康復,她在身體上也同樣需要修復,就像剛剛分娩過的母親一樣。

3承認他們作為父母的身份
即使這對夫妻還沒有過孩子,經歷了自然流產的他們,依然是一位父親和一位母親。Melanie Schwob強調,重要的是要「我們必須肯定這個孩子的存在,承認他的生命是真實的,同時也確認那些失去孩子的人作為父親和母親的身份」。

4肯定不是他們的過失
大多數經歷過自然流產的母親,會將這段經歷視為一種失敗。她們感到內疚,試圖找出自己行為中可能導致失去孩子的原因。Melanie Schwob這樣指出:「一旦得知懷孕,女性就會自行調整,改變生活方式,以保護她們所懷的孩子。因此,許多經歷自然流產的女性會認為這是她們自己的錯。」

愧疚的情緒是常見的,但這並不因此就是真實的。父親們同樣感到痛苦,特別是因為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感到無能為力。我們需要幫助家庭超越愧疚,幫助他們理解他們所經歷的一切並非他們的錯,也不是任何一方的失敗。

5 不要強加任何時間表
孩子的生命雖然短暫,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沒有全心全意地愛他。走出失去孩子的痛苦需要時間。孩子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必須忘記這次懷孕,急於結束哀傷,匆忙轉向其他事情或計畫另一次懷孕。不要猶豫提醒他們,懷念那個失去的孩子的重要性。

 6  提起這個孩子時,直接使用他的名字
詢問父母為這個孩子選擇的名字,並在談論他時使用這個名字。很多時候,父母沒有想到給懷孕失去的孩子起名字。然而,Melanie Schwob建議:「我總是鼓勵夫妻為他們的孩子取個名字。」一個名字建立起與一個人的連結,它象徵著這個寶寶的存在。

7 收集回憶
舉行葬禮讓人有機會向逝去的親人道別,將遺體安放在棺木中,使這個告別變得具體可感。這是哀悼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自然流產的情況下,卻不一定都能實現。儘管如此,我們仍可以幫助夫妻創建一個收集回憶的盒子,收集一些懷孕期間的紀念物,例如拍下的照片、超音波影像,還有原本準備給寶寶的小物件、衣服或玩具等。

 8分享經歷
如果您自己曾經經歷過自然流產,不妨分享您的故事。剛剛失去孩子的母親可能會感到非常孤獨:她與孩子一起度過了幾週甚至幾個月,與這個生命分享了許多獨特的情感。她可能會認為,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她的感受,甚至因此不敢開口傾訴,只怕讓自己感到更加被孤立。當我們想要幫助一位剛剛失去寶寶的母親和父親時,首要的一步就是讓他們明白,他們並不孤單。

文章、圖片來源:Aleteia.fr

 

 
 
 

敬祝 您和您的家庭平安喜樂!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敬上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感謝您捐款支持

郵政劃撥:19341893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請於通訊欄中註明: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或 救助胎兒專用)

彰化銀行-新莊分行:55500123973-810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因有不同部門共用帳號,敬請來電告知姓名,以為專款專用)

支票捐款-抬頭: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地址:24255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103號,生命倫理中心 救助胎兒收

 電話:(02)2901-7270#250, 258,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