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期2017年07月14日

若您願意,請轉寄給5位好友,
邀請他們加入讀者群的行列。
我要訂閱取消電子報。

性認同和性傾向是需要培養的

  青春期(發情期)是賀爾蒙作用,談戀愛則是社會學習而來的,且須要一段時間的發展來建構習慣和形成人格。如果基因中的DNA程式真正能夠被預寫在遺傳內的必然包含異性戀,因為生存和繁殖的衝動應該是物種最基本的衝動。

  導向異性戀發展的重要階段是:

  1. 每個孩子與母親的互動尤其重要。幼年缺乏母親或母愛,成年後沒有能力建立人際關係、會完全缺乏想像力、阻礙性別意識的成長、造成孩子很冷酷的人格特質…等。
  2. 幼年與同性父母(或代理人)建立依附關係,並效仿同性父母才能形成性別認同感。
  3. 被同性同儕團體(包括兄姐)接納,並認同同性同儕團體,學習以男生的方式重覆對待男生,以女生的方式重覆對待女生。
  4. 青春期則強化當下的心理性別認同。

  相較之下,同性戀心理學文獻清楚顯示,同性戀者往往在導向異性戀的幾個階段中,出現了中斷現象,例如:缺乏父或母、與同性家長有負面關係、與同性同儕團體關係貧乏、童年性別氣質不符合、或青少年期同性戀覺醒和性行為。

  社會學和心理學調查也發現,對孩子性心理的發展,父親的影響亦是獨特且無可取代。我們以女孩為例,4歲起漸漸女孩會愈來愈多認同父親,但此效應的運作方式是使她對女性價值和女性認同更加增強,傾向留在媽媽身邊,模仿媽媽,做媽媽的事,保留她原本對媽媽的依附即可,稍晚才需要與媽媽分離。然而,男孩的性別認同則是一個相當大的概念跳躍,他要從媽媽身上轉移,認同並仿效爸爸,往往因此使得男孩在社交方面成熟得比女孩子晚些。在這種轉折的過程中,爸爸的溫暖能有助於他增加意願去認同父親和男性角色。所以,一個製造衝突的「壞」爸爸,對男孩子的男性認同,比沒有爸爸還要糟,當然父親角色對女孩效仿媽媽和同儕的性別認同發展其影響性也是很大的。

  此外,「性侵」是一個非常明顯發展成同性戀的因素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