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步上美國後塵
自1996年,政府開始將此風潮注入教改之中;所以到了教育部的97課綱已有性解放思維,強調全程使用保險套可以有效預防性病與避孕,就可以有安全的性活動。各位,我們要問:安全的性行為安全嗎?
再看看衛福部網路Q&A的指導:「Q:網路約砲萬一約到愛滋感染者該怎麼辦?A:愛滋病毒感染者一樣有性需求,一樣擁有性交的權利與自由,只要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自然可有效避免感染……越是民主自由的社會,越代表著『自作自受自承擔』」。然而,保險套避孕效果是100%嗎?保險套的設計是防止精子進入陰道的避孕用品,其孔洞大小比精蟲小,但防不了比精蟲小5倍的細菌及小50倍以上的病毒(〈安全性行為才是真正的迷思〉)。若真設計出有效防止病毒的高科技用品,豈能在7-11隨手便宜買到。政府不僅不帶頭保護它的公民,甚至有蒙騙陷害之虞。
「守護家庭幸福行動聯盟」和「下一代幸福聯盟」指出教科書問題,列出版本如下:國二下《綜合活動》(翰林、康軒出版社),高一上《公民與社會》(翰林、三民、南一、龍騰、全華、康熹、華興版),高一下《健康與護理》(幼獅、泰宇、育達)。其中教導錯謬觀念有:
- 鼓勵學生性探索,甚至是色情教育
2015年,新北市一對小六的男女學童,照著新北市政府的性教育手冊實戰,當女童看到男童生殖器「有東西」射出來,擔心會懷孕,才爆出整起事件。
2017年家長爆料,北市某國小引用北市教育局出版給老師參考的兩性教育手冊,在男女混合的課堂上,教小六學童自慰。
衛台盟亦爆料,原本有爭議擱置的《認識同志教育手冊》竟又在2017年出現教育部國教署推動課程與教學諮詢服務中心的網站上。他們痛批,這本書仍有之前因多P、一夜情等爭議事件的台灣同志熱線協會的網址之外,還加上性虐待網站。這已是一種極為偏差的性教育,對孩子未來已造成傷害和歪曲。
- 難辨雌雄的多元性別
「許多社會制度往往都強調男女的二元對立」,並提出具爭議的「金賽性別光譜」,教學生你不一定是男的或女的,你的性別是會變來變去。然而以生物學來看,每一個人身上所有細胞內的性別基因都必定是一致的,不是XX(女),就是XY(男),從沒有別的。
- 你的情慾對象可男可女
課本教導孩子「情慾對象不一定和生理性別有對應關係」及「性傾向是游移的」,《認識同志》(p.20)解釋「認同可能是終身發展的歷程,並不一定是有一個終點的,也不一定是固定不變的」。未成年是一個性別概念塑形的時期,當孩子們還在摸索的階段中,給予錯誤的引導,後果不堪設想。 - 灌輸同志情慾與性愛分開
《認識同志》(p.35)指出「有些同志伴侶間會協議在伴侶關係之外容許跟他人發生性關係,將性需求與情感需求分開來滿足。」該教材引導學生對這種性與愛不相關的同志伴侶關係要視為社會現實,不可加以批判,要視之平常。(〈台灣同運如何推行同性戀洗腦教育〉)
- 變相宣傳「同性婚姻應合法化」與「同志大遊行」
歐洲人權法院判決認定同性婚姻不是人權,教科書卻將同性婚姻列入人權議題,並說「同性婚姻應合法化」,同時也未指出「同志大遊行」的真相:「同運團體對外用『自由、平等、愛』包裝同志遊行,但同志遊行卻充斥露骨的性標語、約炮軟體的贊助廣告,大會甚至還在總統府前表演脫衣舞,播放猥褻假陽具的影片!在高雄還有國中女老師露奶參加遊行。」
- 使用引發對立與仇恨的用語
「異性戀霸權」、「恐同症」等,刻意控訴社會大眾對同志族群有歧視與迫害,製造莫名的仇恨。事實上,BBC報導台灣是亞洲對同性戀者最友善的國家。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