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期2016年03月07日

若您願意,請轉寄給5位好友,
邀請他們加入讀者群的行列。
我要訂閱取消電子報。

婚姻在傳統教導上的智慧(二)

從婚姻和死亡率的關係來看


  例如,採出生嬰兒的死亡率來看。來自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的原始數據顯示出,未婚媽媽所生的嬰兒比已婚媽媽生出的嬰兒在出生後第一年多出70%以上的死亡可能性。在2013年,未婚生育存活數佔不到總生育存活數的一半,大約41%。然而,整個未婚媽媽的嬰兒死亡數超過已婚母親的嬰兒死亡數約2000多一點[3]。即使在過去的幾十多年中,嬰兒總體的死亡率範圍已有下降,但是已婚和未婚之間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

  未生胎兒死亡率在未婚媽媽中也是較高的。根據2013年美國全國生命統計報告的數據[4],未婚媽媽失去未生胎兒,約每1000個活產中7.25的比率。對於已婚媽媽而言,胎兒死亡率明顯較低,約每1000個活產中4.77。所有死亡胎兒約半數以上發生於未婚媽媽身上。

  早就知道「未婚」是嬰兒和胎兒死亡的危險因素。另一方面而言,婚姻與許多對新生兒有益的方面是相關聯的。這些包括降低胎兒出生體重過低、早產及小於胎齡所致倂發症的危險。甚至研究發現就算控制了其他變數,諸如收入、母親的教育、母親的年齡[5]、失業狀態、之前有過墮胎、母親有糖尿病,及孩子間隔相同的短期(short parity intervals)等,結果依然相似,未婚這個危險因子所導致的效果仍舊存在。[6]

  甚至在北歐日耳曼語系的國家,其衛生保健政策使婦女懷孕的花費是免費的,而且廣泛容易獲取,連這樣的情況下,差別依然明顯存在。舉例來說,在芬蘭,約有99.7%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和之後接受產前和產後護理[7]。再加上對於單身母親的福利待遇是充足的這樣因素之下---即易於獲得健康照顧服務的情形是普遍的,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婚姻狀況還是造成產生差異。


  從婚姻中受益,嬰兒不是唯一的。婚姻也會影響成年人的死亡率。一份在日本實施的全面性研究顯示發現,已婚男性比喪偶、離婚或獨身的對照組男性有明顯較低的可能性死於中風、冠心病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或生理創傷。

  離婚婦女比婚姻中的婦女有兩倍以上的可能性死於呼吸系統疾病,同時有30%以上的比例更容易死於中風。離婚的男人比在婚姻中的男性有二倍以上的可能性死於呼吸系統疾病、生理傷害(包括意外事故和自殺),以及在死於冠心病或心血管疾病方面有高於半數以上的可能性。[8]

  婚姻提供了一個更穩定的環境,使得婦女能夠提供自己孩子在出生之前和之後所需要的照顧。已婚母親比對照組的未婚媽媽更可能在妊娠第三期間之前,得到產前照顧;在懷孕時,他們也比較不可能去吸煙或使用非法毒品。[9]

  伴隨整個家庭有較高的專業分工化,母親和她們的孩子也會從更大的財源中受益,一個已被證實而相信的因素是已婚男性與他們的未婚對照組相比,其直接的貢獻會使得他有更高的收入[10]。較佳的專業化分工不僅提供經濟利益,而且也有利於減少與懷孕有關的壓力[11]。此外,由於已婚夫婦的財務增效作用(financial synergy)所產生的較高收入,也有可能使得他們更易取得醫療保險的責任範圍及高品質的醫療保健。(請待續)

註釋:

  1. T.J. Mathews, M.F. MacDorman, and M.E. Thoma,〈美國2013年胎兒臨產期致死率/嬰兒死亡資料系統〉,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64, no. 9 (Hyattsvill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015).
  2. M.F. MacDorman and E.C.W. Gregory,〈胎兒和臨產期死亡率:美國2013年〉,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64, no. 8 (Hyattsvill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015).
  3. A. Arntzen, T. Moum, P. Magnus, and L.S. Bakketeig,〈為胎兒和嬰兒的死亡率而言,婚姻狀況是一個危險因素〉,Scandinavian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 24, no. 1 (1996): 36-42.
  4. Kaisa Raatikainen, Nonna Heiskanen, and Seppo Heinonen,〈能保護懷孕的仍是婚姻〉,BJOG 112 (2005): 1411-1416.
  5. Raatikainen,〈婚姻還是保護懷孕〉,1412.
  6. Ai Ikeda, Hiroyasu Iso, Hideaki Toyoshima, Yoshihisa Fujino, Tetsuya Mizoue, Takesumi Yoshimura, Yutaka Inaba, Akiko Tamakoshi, and JACC Study Group,〈日本男性和女性婚姻狀況和死亡率:日本婚姻合作夥伴之研究〉,BMC Public Health 7, no. 73 (2007), accessed September 15, 2015
  7. Rachel Tolbert Kimbro,〈永遠在一起?浪漫關係特徵與產前健康行為〉,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0, no. 3 (2008): 745-757.
  8. Chun and Lee,〈為什麼已婚男人掙得多:生產力或者婚姻的選擇?〉,307-319.
  9. Pamela J. Feldman, Christine Dunkel-Schetter, Curt A. Sandman, and Pathik D. Wadhwa,〈母親的社會支持預測其胎兒出生體重和懷孕中的成長情形〉,Psychosomatic Medicine 62 (2000): 715-725.

(資料來源: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2015/10/14;作者:Jonathan Abbamonte)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