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2014年06月03日

本報發行量目前為26,409份。若您願意,請轉寄給5位好友,
邀請他們加入讀者群的行列。
我要訂閱取消電子報。

餐桌文化 全家人用餐分享成另類家庭祭壇

2014-03-25 記者何毓芬(台灣國際幸福家庭協會提供)

  有多久沒和家人吃一頓晚餐?現今忙碌的社會裡,全家人要一起吃飯,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平時家庭成員總是各忙各的,只有晚餐時間才能聚在一起吃飯,因為這是一天當中全家人可以輕鬆團聚的時刻。

  台灣國際幸福家庭協會秘書長張坤池表示,餐桌是一個家人關係生命成長的平台,也是經營家庭關係不可或缺的要素。當全家人在餐桌上用餐,彼此分享交通,不僅可以增進情感,也可以拉進家人心與心的距離。無論多忙,也要和家人一起吃頓晚餐,讓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時間,可以成為另類的家庭祭壇!

不讓任何事干擾家人用餐時間
  現今許多父母常用工作忙碌當作藉口,而忽略與孩子一起吃飯的時間,導致親子關係愈來愈疏離。有些父母容易在餐桌上嘮叨指責兒女,讓孩子無法敞開心與父母分享,在如此嚴肅的氣氛下用餐,讓孩子這頓飯,吃得相當痛苦。有的全家人坐在一起用餐,但是家人之間完全沒有互動,或是吃完飯趕著去做別的事。他建議盡量不讓任何事打斷干擾家人一起用餐的時間,包括講電話、看電視、滑手機等,這時才能擁有好的用餐品質。

  「從餐桌上建立家庭祭壇,必須先從『關係』開始做起!」張坤池提到,當全家人在吃飯時,一起來到神面前禱告、祈求和感謝,一家人輕輕鬆鬆地用餐,一邊享受美味的食物,一邊聊聊自己的心情或當天發生的趣事,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還可以傳承信仰與智慧。全家人在餐桌上享受用餐時光,肚子得著飽足,心靈也得著滿足。

  他建議父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在家中養成良好的餐桌文化,把握與孩子用餐的時間,談談這一天發生在每一個家人身上的事,彼此傾聽接納並且從談話當中瞭解孩子內心的聲音。當孩子長大出外就學、就業之後,父母也可以製造與孩子一起吃飯的機會。無論任何的時間和地點,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能成為全家人的精心時刻!

製作家人專屬「情緒罐子」
  此外,在餐桌以外的時間,家裡每個成員可以製作一個專屬的「情緒罐子」,把這星期的心情、感受或經歷寫下來,另外選擇一個全家人相聚的時間,單單專注聽家人的分享。例如,這周是爸爸時間,由爸爸抽出自己情緒罐子裡的紙條,與家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讓家人彼此感情能夠更親密。

  張坤池指出,餐桌文化除了可以建立另類的家庭祭壇之外,也可以成為傳承家庭價值的地方,父母可以利用餐桌時間與孩子傳遞健康的家庭價值,同時也聽聽孩子心裡的想法,促進親子之間有良好的溝通。

  他表示,書桌是追求智慧、餐桌是追求生命,在家庭中建立餐桌文化能夠建造生命、傳承信仰,盼望透過推動餐桌文化,讓孩子能夠把內心的聲音說出來,與最親近的家人分享,才能促進家人之間的關係,因著家人關係的親密,讓家庭的信仰與生活可以結合在一起。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