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老齡化趨勢全球最快
解決少子化問題成關鍵
資料來源:國際線上專稿/編輯:付承堃/2013-07-08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王洋):在日本,社會人口結構老齡化與少子化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近幾十年來的「老大難」問題。上世紀70年代初,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佔整體人口比例達到7.1%,開始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時至今日,日本已經成為全世界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與此同時,老齡化不斷加深令日本政府在社保支出上的財政負擔連年加大,也對日本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構成了障礙。就日本如何來應對這一問題,本網駐日本記者王洋日前採訪了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人口結構研究部部長鈴木透。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是日本厚生勞動省于1996年設立的政策研究機構,主要負責就人口老齡化所伴隨的社會保障負擔加大等問題進行宏觀政策研究,以探尋解決問題的良方。有關日本現在的老齡化與少子化現狀,該研究所人口結構研究部部長鈴木透攤開一份資料介紹說:「這是上個月聯合國發表的《世界人口展望》。就像這裡面所寫的,日本現在是老齡化趨勢最快的。這一項叫做‹年齡中位數›的對比表格,日本是45.9歲,這是一個比較接近於平均年齡的概念。」
簡單來說,如果把一個國家的人口全部按年齡高低排列,那麼最中間的那個人的年齡就叫做「年齡中位數」。根據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2012年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時日本的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經增至23%。這也就意味著5個日本人中,至少就有1個人是65歲以上的老人。而對於老齡化程度加深給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鈴木指出:「當然這對社會保障體系的影響是比較大的,老齡化會令負擔不斷加大。另一方面,繳納保險的中青年相對減少,養老金也好,醫療也好,負擔會越來越大。另外,老齡化也被認為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老齡化實際上是生產年齡人口的減少,也就是勞動力供應的減少。」
受經濟增長趨緩導致的育兒成本昂貴,以及晚婚化等諸多因素影響,少子化問題不斷加深在日本同樣也頗為顯著。日本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總和生育率)曾于2005年時降至最低的1.26,而一般認為發達國家的這一指標應該維持在2.1左右才趨於合理。在日本,少子化與老齡化被合成了一個叫做「少子老齡化」的概念,鈴木透指出,這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鈴木透指出:「老齡化主要就是由少子化引起的。引起老齡化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少子化,另一個是死亡率的降低。生育率降低,孩子就減少,人口結構就‹頭重腳輕›,老齡人口比例上升。而死亡率降低,會讓人口平均壽命延長,這是個人老齡化幾率的上升。雖然這也會有增加老齡人口的效果,但相對來說,還是少子化的影響更大一些。」
以此來看,實際上要想解決日本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其實在於如何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為應對少子化問題提出了強化育兒支援的「天使計劃」,此後又相繼出臺了育兒休假制度、擴充育兒補貼、增設保育設施等對策措施。而在老齡化導致社保負擔加重的問題上,日本則通過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以及提高醫療費個人負擔比率等措施來緩解壓力。那麼究竟這些措施收效如何呢?鈴木透表示:「比如說少子化對策起了多大的作用,這個很難判斷,因為沒有辦法做實驗。不能說哪天突然停了,來看看生育率會降低多少。我想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具體會有多少效果,難以判斷。」
自2005年觸底以來,日本的生育率雖然有所回升,但上升幅度仍然有限,可以說日本解決老齡化與少子化問題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鈴木認為,以日本的情況來看,應該進一步加大在少子化對策上的財政投入。鈴木透說:「在大家能夠相信在生了孩子以後可以得到充分支援的時候,我想生育率大概就會恢復了。因為現在很多人還沒有這種信心,所以生育率的恢復也就不明顯,相比歐美國家,(日本)還停留在一個很低的水準。」<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