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2011年12月19日 |
||
同性戀雙性戀青少年更可能成為流浪者【僑報編譯王曉翀】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與異性戀青少年相比,同性戀或雙性戀青少年更容易出現無家可歸的情況。 據Health Day新聞報導,波士頓兒童醫院研究員發現,同性戀高中生之中,大約有1/4的人無家可歸。這些無家可歸的青少年大都獨處,沒有父母或監護人的資助或監督。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科利斯(Heather Corliss)就職於波士頓兒童醫院的青少年醫學部門。她透過新聞稿表示:「這份關於街頭無家可歸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性小衆』的人數高於一般預估的數量。」 「性小衆青少年很有機會成為無家可歸者,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亟需社會給予關注。」科利斯繼續表示:「這些青少年面臨極大的危險、以及各種各樣的障礙,很難在學校獲得成功,亟需大量的幫助。」 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公共健康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7月21日的網絡版上。 研究人員針對麻薩諸塞州6,317名高中生進行二年的觀察,分析他們無家可歸的情況和性取向。研究發現,不到5%的學生承認自己是同性戀或雙性戀者,但這群學生中的無家可歸者即佔了19%。 雖然只有3.2%的明確異性戀學生無家可歸,但相對於同性戀或雙性戀青少年而言,19%的比例明顯偏高。另外,同性戀學生有25%無家可歸,雙性戀無家可歸的有15%,而承認有同性伴侶的異性戀者也有12.5%無家可歸。 調查還發現,在不確定自己性取向的青少年中,也有20%無家可歸。 科利斯認為,研究表明,這些性小衆青少年更可能遭到家庭的虐待和拋棄,也更可能離開家庭。 究者希望這個調查結果能凸顯同性戀、雙性戀青少年無家可歸的問題,以得到學校官員、教師及教育部門的關注。 <回上一頁> |
||
地址:(24205)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514巷103號 電話:(02)2901-7270 ext 158 或778 傳真:(02)2906-2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