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期  2009.09.09
本報發行量目前為9756份,若您願意,請轉寄給您5位好友,邀請他們加入讀者群的行列。
我要訂閱電子報

親愛的讀者,平安!

  生長在台灣社會,已婚和未婚婦女不預期懷孕時會遇到什麼助力或阻力呢?在這十位訪談婦女的分享中,感受得出她們的緊張、害怕、徬徨,但又是什麼力量讓她們決定勇敢生下孩子?本期電子報邀請讀者一塊來看看「《真情訪談錄》:台灣母親選擇不堕胎的心路歷程(十之一)」。

  iPS細胞是一種不用摧毀胚胎、無道德爭議的最新研究,同時又可以無限制、極為便利地取得豐富潛能型幹細胞。「誘導式豐富潛能型幹細胞Q&A」一文中以答問方式進一步解說。 

  克羅埃西亞實施貞潔教育,國內性病感染率及少女懷孕率相對比其他歐洲國家低,然而部分贊成墮胎的女性團體卻反對採用貞潔課程,令人欣慰的是「歐洲議會贊成克羅埃西亞實施貞潔教育」。文中有進一步說明。

  本期電子報轉載中央社的「人口結構改變無聲無息,影響社會各層面」,由台灣學者分析該如何因應這場社會人口改變的寧靜革命。事關你我,千萬不可忽略人口結構改變帶來的衝擊。

        祝大家
                   平安喜樂!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敬上


本期目錄

 ◎ 《真情訪談錄》:台灣母親選擇不堕胎的心路歷程(十之一)
 ◎誘導式豐富潛能型幹細胞Q&A
 ◎歐洲議會贊成克羅埃西亞實施貞潔教育
 ◎人口結構改變無聲無息,影響社會各層面
 ◎ 免費索取                                  每期電子報


台灣母親選擇不堕胎的心路歷程(十之一)

資料整理:輔神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符文玲/蔡金拉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下,未預期懷孕婦女面臨著哪些壓力?她們如何看待肚子裡的孩子?又如何選擇留下自己的孩子。《真情訪談錄》單元中,我們整埋了十位母親的真實故事,讓她們親自和大家一齊由尊重生命的角度,分享不墮胎的抉擇歷程。

* * *

家人壓著去墮胎

  陳姐24歲時懷了男友的孩子,當時的她很害怕也很緊張。因為懷孕過程身體不適,在家裡住了三個月時,一包婦產科的藥包讓她洩露了秘密。在姊姊的逼問之下,事情暪不住了,媽媽爸爸全都知道這件事。陳姐家裡的人都不同意她把孩子生下來,爸爸除了帶她找男友興師問罪之外,更壓著她到婦產科墮胎。由於婦產科醫師見她不是自願過來,因此向陳爸爸表示三個月的孩子已經大了,不好墮胎,力勸陳爸爸帶女兒回去。憤怒的陳爸爸不放棄,隔天就要帶陳姐北上找長庚醫院開刀拿掉孩子。就在隔天一大早,清晨五點多,陳姐拎著前一天晚上偷偷準備好的衣服,自己一個人逃開家,到當時位於台南的未婚媽媽之家――露晞之家待產。

在露晞之家

  自從發現自己懷孕後,陳姐就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也決定靠自己的力量養大孩子。在家裡時,她曾私下偷偷打生命線找未婚媽媽之家,最後終於找到了露晞之家。進露晞之家的未婚媽媽通常要簽出養同意書,以便機構安排找人收養。陳姐堅持自己養孩子,至始至終都沒有簽立同意書。露晞的黃主任人很好,沒有強迫她,讓她安心待產,生產過程中也一直陪在她身旁。難怪陳姐之後時常帶孩子回來露晞之家,孩子也叫黃主任「奶奶」。

  一般人是懷孕六七個月時住進露晞之家,陳姐的狀況較特別,在這裡住了六個多月,因為生活規律,整個心情沉靜下來,也思考很多問題,成長了許多。那一段時間沒有麻煩事,也不用擔心什麼,得到很好的照顧,像在大家庭一樣,作息十分正常。同時,露晞也安排做手工,陳姐很勤快,每個月可以領七、八千元,當作零用金不無小補。

  陳姐生產時,黃主任全程陪在她身旁,餵她一口一口吃飯,若吃不下,黃主任會堅持她多吃幾口,免得分娩時沒有力氣。因為要用力,肚子疼,黃主任也會為陳姐按摩肚子。所以陳姐生孩子時不覺得緊張,也不感到擔心,心情很平靜。

與女兒相處

  陳姐的女兒生下來後和她一起住在爸媽家,白天時由媽媽帶,她去上班,生活還算過得去。陳爸爸剛開始希望陳姐把女兒送給別人養,但陳姐堅持不要。陳姐為了不讓女兒被冠上私生子的名號,也為了戶口的問題,曾去找女兒的爸爸(當時早已和別人結婚),只是為了在孩子的生父欄上填上父親的名字,其他一切都由陳姐一肩挑起。陳姐很愛她女兒,很照顧她,很注意她的人格發展,也教她要學會保護自己。

  陳姐回憶道,剛生孩子時好期待看到她,第一眼看到她時更喜悅。孩子剛小的時候由於很辛苦,自己還有些後悔,但現在孩子大了,日子都走過來了,反而覺得沒有什麼好後悔。現在想想自己當初比較大膽,比較不會擔心,認為只要肯做,小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看到一個生命成長,也看到她過得快樂,內心好安慰,覺得還好當初把她生下來。

經驗談

  陳姐認為孩子是精子和卵子結合時就有了生命。她對現在的青少年輕率選擇墮胎的行為感到很心寒,因為肚子裡的孩子就是一個生命。另外,她也建議援助機構的資訊要更多更流暢,例如生命線、未婚媽媽之家等。現在社會的問題愈來愈多,很多國中生就在家裡生小孩,不知道怎麼處理,或是一生下來就丟掉,都是因為資訊不夠流通,才釀成悲劇。她認為學校可以多些這方面的訊息,幫助更多學生面對懷孕的問題。(感謝當事人同意刊登)

<回目錄>


誘導式豐富潛能型幹細胞Q&A

  當前科學界十分熱衷的「誘導式豐富潛能型幹細胞」(iPS)已被視為取代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新技術,因為不需要破壤胚胎,即可取得類似胚胎幹細胞具豐富潛能性的細胞,完全無摧毀人類胚胎的道德爭議。究竟何謂「誘導式豐富潛能型幹細胞」,本篇文章為你解答!

資料來源:stemcellresearch.org

問:何謂「誘導式豐富潛能型幹細胞」(iP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答:「誘導式豐富潛能型幹細胞」具有與胚胎幹細胞相同的豐富濳能性,最主要的是它並非取自胚胎,也不使用卵子和複製技術。

問:若iPS細胞不取自胚胎,又從何而來?
答:iPS細胞取自一般人的體細胞,如皮膚細胞,加以重編程(reprogramming)後,使之成為類似胚胎具有豐富潛能的狀態。誘導體細胞成為豐富潛能細胞,就像改編電腦程序,讓電腦可以跑不同的程式

問:為取得iPS細胞,必須破壞胚胎嗎?
答:要取得iPS細胞,毋需破壞胚胎。

問:為何iPS細胞的發展為幹細胞研究如此重要?
答:重編一般人的體細胞,使之回到類似未分化胚胎的豐富潛能狀態的技術,是一種潛力無窮的幹細胞研究。因為重編程人類體細胞的研究,幾乎可以使研究者以一種倫理上接受,無道德爭議的方式,極為便利及無限制地取得豐富潛能型幹細胞。

問:對於目前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及人類複製的爭議,科學界如何看待iPS細胞突破性的發展?
答:以重編一般人的體細胞,使之回到類似胚胎豐富潛能狀態的技術,已被視為當前科學界主要的發展。舉世諸多科學家均已強烈建議,這種發展應足以終止使用摧毀人類胚胎的幹細胞研究,而且iPS細胞代表未來的再生醫學,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可以算過時了。

<回目錄>


歐洲議會贊成克羅埃西亞實施貞潔教育

  【lifesitenews.com法國2009/08/25】克羅埃西亞許多學校已經實施貞潔教育,歐洲社會憲章【註1】政策規定小組也同意克羅埃西亞學校採用貞潔課程。

  絕大多數的克羅埃西亞家庭均贊成教導貞潔教育,然當地左派份子則反對,為此,聯合辯護基金會法律顧問Roger Kiska代表規劃課程的組織,向克羅埃西亞政府提出辯護狀,以為貞潔教育辯護。

  Kiska表示,誰要負責為孩子選擇教育方式?家長應該是其中之一,而非左派團體。我們很高興歐洲社會權利委員會【註2】堅持家長有權做選擇,他們的選擇並不違反這些家庭的信仰核心和道德信念。若是左派份子順利抵制這項受大眾歡迎的課程,對歐洲的影響將十分劇烈。

  歐洲社會憲章中一篇與健康教育相關的文件指出,即使目前尚未完全定義所謂「性教育」的課程本質和內容,但每個歐洲會員國議會必須為孩子規劃強制課程。克羅埃西亞聲稱大部分家庭接受的性教育課程,三個墮胎女性主義團體則提出反對意見,表示這項聲明違反歐洲社會憲章。這種課程教導貞潔是防治性病感染及避免懷孕的唯一方法。

  Kiska解釋,歐洲社會權利委員會不只同意克羅埃西亞擁有與道德議題相關的文化主權,同時也贊同,與歐洲其他國家相較,克羅埃西亞人的性病感染率及少女懷孕率都極低。他表示這幾個團體反對貞潔課程的論點是出於政治動機,所指出這些課程導致負面效果之言並不可信。

  在「國際法律人權保護中心」【註3】為克羅埃西亞所做的判決中,委員會寫道「反對團體並沒有足證據指出,貞潔教育不符合憲章第一十條第二項的內容:教育課程需達到認知性及生殖保健的目標。……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數據證明克羅埃西亞少女陷於某些健康危機當中。」

註釋:

  1. European Social Charter. 歐洲社會憲章是一份連繫歐洲委員會各會員國的人權文件。
  2.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ocial Rights.
  3. InternationalCenter for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回目錄>


人口結構改變無聲無息 影響社會各層面

  【中央社台北31日電】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指出,高齡與少子化幾乎決定未來台灣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個層面,人口結構的改變是一場寧靜革命,它的發生無聲無息。

  內政部統計,2008年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4%,社會高齡化勢不可當。

  高承恕接受9月號「全球中央」雜誌採訪指出,每一個世代都會變老,現今還伴隨少子化的問題。社會高齡化是嚴肅的課題,但政府乃至業界對此問題的認識和危機感都不夠深刻。

  他說,「人口結構的改變是一場寧靜革命,它無聲無息,卻改變社會基本結構、影響各層面」,高齡與少子化幾乎決定未來台灣政治、社會等基本架構,以經濟來說,產業精緻化將是唯一的道路。

  以教育為例,高承恕分析,教育部將專科改制、增設國立大學,只擴充大學的數量卻未提升品質,「這就錯了,根本無視人口結構問題」,在少子化、招生不足的衝擊下,「公司倒了就算了,但大學倒了,對社會的心理衝擊很嚴重。」

  高承恕認為,許多歐洲小國比台灣還早面對高齡與少子化問題,但如瑞士和荷蘭仍可保有優質的總體環境,台灣應該思考如何讓生態環保等各領域走向精緻化,在各領域創造優質條件,自然吸引優質的國外資源投資,進而創造優質環境。

  另外,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莊淇銘也在專訪中表示,高齡化也意味終身工作時代到來,他並提出「雙生涯時代」的觀念。

  莊淇銘說,「過去我們都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要改成『學到老,活到老』,「不只是終身工作,且要終身有人願意給你工作」,因此培養能力很重要,建議大家應該在50多歲完成職場的第一生涯後,開始規畫直到70歲左右的第二生涯。

<回目錄>


免費索取

免費贈送【殘蝕的理性】VCD:25分鐘的生命與性教育影片
請註明姓名地址即可。免郵資!
電子郵件方式索取影片。
電話索取:02-2901-7270分機158
手機 0939-894-907


聯絡人:陳青龍 符文玲; 網路編輯:藍斯  2006.04.01創刊
地址:242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514巷103號 電話:02-2901-7270分機158  傳真:02-290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