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 2008.03.05

本報發行量目前為8738份,若您願意,請轉寄給您5位好友,邀請他們加入讀者群的行列。
我要訂閱電子報
 

親愛的讀者,平安!

  曾經在報紙上看到「剩餘胚胎最後也是要銷毀,不用作實驗很可惜」的字樣。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每個胚胎都是生命,冷凍胚胎已經很不道德,更遑論拿胚胎作實驗,甚至銷毀。至於什麼又是「生殖性」及「醫療性」人類複製?本期電子報要為讀者破除這兩種名詞的迷思。

  坊間有不少機構注意到墮胎對男性的影響。他們結合起來,從專門機構提供協談、訓練、療癒課程開始,擴大至與堂區、避靜院,及其他團體互相合作,歡迎受困擾的個人或是夫妻攜手前來,一起邁向更新治癒之路,度過墮胎後症候群創傷的痛苦。

  幫助青(少)年堅持守貞承諾的一個因素就是「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例如出外約會時主動告知父母與自己約會的對象、去的地方、何時回家等。同時也要讓自己訂下界線,學習動之以情,止乎於禮,這不但是保持端莊,尊重他人的態度,也可以避免引起誘惑,或陷於誘惑。

  祝大家
      平安喜樂!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敬上

本期目錄


「幹細胞研究」辯論中的十大迷思~迷思五、六

墮胎對男性的影響~之七
台灣貞潔教育介紹:為堅守承諾,親子間如何溝通互動
免費索取                            每期電子報

【「幹細胞研究」辯論中的十大迷思】
  由於「幹細胞研究」所牽涉的範圍極廣,社會大眾對此議題的瞭解及資訊來源,僅能從報章雜誌或電子媒體的報導中略知一二。然而,在「幹細胞研究」議題的辯論過程中,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陣營所提出的一些理由,常常出現一些似是而非,甚至彼此矛盾的論述。加上媒體本身在報導一些相關議題時,經常過於簡化或與事實不符,因此常造成大眾對此議題的誤解。這個單元中將指出這些錯誤的「迷思」並予以澄清,旨在陳述事實,盼望讀者在獲得正確的資訊後,能更客觀地瞭解為什麼當前的「胚胎幹細胞研究」是不道德的。

迷思五:在冷凍保存期限過後,那些「剩餘胚胎」將被銷毀,因此拿來做實驗並無道德上的不妥。

  事實上,世人絕不會認同在二次大戰中,納粹及日軍把遲早要被送進煤氣室的猶太人當作實驗品,以及把囚捕的中國人拿來做各種實驗,以便在死前予以充分利用的心態與行為。同樣地,將胚胎冷凍起來已是不道德,更遑論將要銷毀的「剩餘胚胎」用作實驗。

迷思六:「生殖性」複製或「醫療性」複製不同。

  事實上,並無所謂「生殖性人類複製」(Reproductive Human Cloning)或「醫療性人類複製」(Therapeutic Human Cloning)之分,唯一的不同是將所製造出的胚胎植入母體,或者是在實驗後銷毀。整個「醫療性」複製程序的目的是培養一個(胚胎)囊胚,使其成為供應胚胎幹細胞的來源,但是並不允許這個新個體繼續存活及發育。然而,無論是「醫療性」或「生殖性」複製所製造出的(胚胎)囊胚,實際上也能被植入子宮,並且有能力繼續發育直至出生。更多

  (本電子報內容摘錄整理自《胚胎幹細胞研究的迷思》,由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主任艾立勤及研究員甯永鑫所撰;這篇研究論文同時刊載於《見證月刊》2007年9、10、11、12月,及2008年1月號,歡迎參閱。)

<回目錄>

墮胎對男性的影響∼之六

  眾所皆知,墮胎無論在身、心、靈上,都帶給女性莫大的傷害,然而對男性呢?近年由於男性因伴侶墮胎而前往尋求輔導的人數大增,這個問題逐漸為人所注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墮胎對男性造成何種影響。

* * *

記者:這裡的「墮胎後協談計劃」和其他機構提供了什麼樣的資源,以幫助男性處理墮胎後遺症的痛苦?

  Burke:我和我太太德蕾莎一起創辦「墮胎後協談工作坊」。這是一個國際性墮胎後遺症醫治服務機構,接受Frank Pavone神父(目前是「墮胎後協談工作坊」的牧靈主任)的降福成為他們的夥伴,一起合作,共同建設生命的文化。去年一年中,在全世界共舉辦超過500場醫治退省。退省期間,男性與夫婦的改變都很美,這為其他參與治療者而言,是很大的恩典。對女性來說,看到參與墮胎決定的男性,在失去他的孩子後也會感到悲傷,這的確是很特別的感受。當一個週末的療程結束時,看到一個男人以愛情擁抱他的孩子,這是多大的喜悅!

  「墮胎後協談計劃」或其他教區的事工,例如家庭生活中心(family life offices),其中有1/3是由我們在美國的週末退省所贊助。我們提供訓練和治療模式,與「墮胎後協談計劃」、堂區事工、避靜中心,和其他實踐基督的憐憫及慈愛的團體一同合作。其他有關男性墮胎後症候群創傷的支援單位如「終生為父協會」(Fatherhood Forever Foundation),是由Jason Baier所創立,同時也是《拾回父親的心》一書的作者之一。資料來源

<回目錄>


台灣貞潔教育介紹

   台灣多年來一直採用西方以教導避孕方式的「綜合性教育」,近來又傾向教導性解放式的「瑞典模式性教育」。而另一種與此有別的性教育則是強調「等待到結婚」的貞潔教育,乃著重在以自己,及未來的家庭為考量,許下承諾,減少婚前性行為。這一單元即為讀者介紹為台灣學子量身打造的「貞潔教育」。

為堅守承諾,親子間如何溝通互動

  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自由,青少年(女)開始約會的年齡也相對提早。有意願堅持守貞的人除了同儕彼此間的鼓勵之外,來自父母的關懷與信任也相當重要。青少年(特別是女孩)準備出門前,一定要告訴父母和自己約會的對象是誰、兩人約會的地點,以及回家的時間。讓自己訂下自己的界線,如拒絕前往只有單獨二人相處的場所,例如包廂、房間,以及拒絕有毒品和煙酒的場所;也與對方劃出碰觸界線的共識,這些都有助於使自己避開陷入誘惑,甚至遭遇約會強暴的不幸後果。將自己的行蹤透明化,除了可得到父母的信任,營造與父母坦然以對,不需裝假躲避的互動氣氛,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之一,更能進一步達成守貞承諾的目標。

<回目錄>


免費索取
免費贈送【殘蝕的理性】VCD:25分鐘的生命與性教育影片
請註明姓名地址即可。免郵資!
電子郵件方式索取影片。
電話索取:02-2901-7270分機158
手機 0939-894-907

聯絡人:陳青龍 符文玲; 網路編輯:藍斯  2006.04.01創刊
地址:(24255)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103號 電話:(02)2901-7270 ext 250,258,778 傳真:(02)2906-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