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meme:即時行情、分析與觀點

市場概況

台股大盤K線圖

台灣加權指數

股票名稱 股票代碼 目前價格 目前漲跌幅 預測漲跌幅 預測公式 更新時間

杜金龍觀點

杜金龍

杜金龍:

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通膨表現符合市場預期,又再增添市場對於聯準會可能最快在今年上半年降息的希望,美股主要指數受此提振、美債收復失地。美國1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年增 2.8% 符合市場預期,創 2021 年 3 月以來最小增幅;另方面,1 月核心 PCE 月增率反彈升至 0.4%,創近一年來最大增幅,此亦強化聯準會啟動降息步調需要更多耐心的觀點。此外,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1.5 萬,高於市場預期;上周續領失業金人數 190.5 萬,同樣也高於市場預期。整體來看,勞動市場狀況仍比想像中堅挺,失業人、失業率上未大幅攀升。回顧今年以來,若觀察MSCI世界指數十大類股表現,包括科技、通訊、生技醫療等類股,表現仍相對強勢;2月以來,必需消費、工業等類股表現動能有增溫跡象。近期牽動、左右市場情緒者,除了財報效應、AI與半導體主題持續發酵外,通膨數據表現與市場對聯準會何時啟動降息的預期心理,仍是其中主要因素。就通膨數據而言,1月通膨意外升溫,主要來自對核心服務類的旺盛需求;其中,服務類通膨仍然較為僵固,下降主要來自能源與二手車。通膨雖意外升溫,但短期通膨預期維持穩定。隨著市場重新訂價降息次數,投資人對聯準會步調的預期心理隨之調整,亦將增添市場的波動。不過,若回到基本面,全球製造業與未來景氣預期漸趨正向。例如:全球主要國家製造業PMI新訂單指數較前個月改善;另方面,全球供應鏈瓶頸亦有所改善,但各區出現分歧。觀察四大成熟市場PMI生產價格走勢,其中,歐洲物價看起來僵固性比美國高、美國商品與服務價值保持相對溫和。繼年初紅海航運中斷後,歐元區的供應商交貨時間已顯著改善,但英國仍值得留意,供應鏈發生延誤機率更高,可格外關注未來幾個月的價格變化。展望後市,隨著全球主要央行升息周期邁入尾聲,有利景氣逐步築底回溫,就股市部分,若從近期數據來看,軟著陸機率持續增加,有利風險性資產表現,長期股市仍可望震盪走升;新興市場表現亦可留意。其中,日圓近期回貶,主要為因美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日銀偏鴿態度等;在美股部分,獲利與評價皆正面;受到美股EPS溫和上揚,帶動股價快速走升。財報公布以來,美股評價迅速上修,股價主要由評價所帶動。根據預估,2024年美股企業獲利持續保持正成長;科技與通訊擁有較高本益比,但除科技外的產業皆低於歷史平均。整體來看,2024 全球景氣成長大都下滑;其中,歐洲有望落底,新興亞洲(扣除中國)及拉丁美洲將是亮點,中國逐季放緩;新興市場通膨陸續回到央行目標,核心服務還是比較高,由於新興市場較歐美更早的升息循環,為今年提供降息空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 1月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為3.1%,與2023年相當;其中,美國經濟成長呈現逐年緩降,歐洲則是自去年落底後、逐年上揚;但若進一步比較IMF在去年10月和今年1月的預測,卻可發現,美國經濟成長被大幅上修,顯示美國經濟比原先預期強勁。至於在美國通膨展望部分,觀察點可放在核心通膨何時跌破3%。由於服務類價格放緩,預期核心通膨最快在第二季可望坐3望2。